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1921年10月13日,时为北京《晨报》赴俄特派员的瞿秋白与李宗武一同去参观过距离莫斯科西南约四百余里的田村。田村,即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村,俄语意为'明媚的林中空地',是一代文豪托尔斯泰的诞生地,托尔斯泰在这里写下闻名世界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也是在这里最终入土为安。十月革命后,这里一方面作为由教育人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托尔斯泰邸宅陈列馆的所在;另一方面又

  • 标签: 清田村之旅 瞿秋白清田村
  • 简介:我在一本杂志上读了《刘顺元出山》一文,想起还有一件关联事,是江渭巧护刘顺元。“文革”以后,江苏省委老书记江渭清闲居在省委招待所后东楼,冬天就搬个小凳子晒太阳。我上班必经他坐处,他常喊住我,说:“陪我聊一会儿嘛,没重要会议迟到一会不要紧,就说是我留你说说话的。”

  • 标签: 刘顺元 “文革” 招待所 省委
  • 简介:清代旗籍中,另记档案户籍分为另户另记档案与自首另记档案两类。乾隆时期,自首另记档案人出旗,而另户另记档案则被保留下来作为军功赏赐之用。清廷制定了较为有效的善后措施,保证了另记档案清查的顺利进行。另记档案清查,是八旗走向规范化的关键一步,暂时缓解了八旗生计问题。而另记档案人的出旗,使得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谋生路径,同时也加剧了旗人与民人之间的区隔。长远来看,另记档案清查、出旗并不能彻底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 标签: 另记档案 旗籍 八旗 雍正 乾隆 八旗生计
  • 简介:作为历史教育的主要工具,历史教科书在季开始登上教育和学术舞台。当时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对清朝历史的叙述,大体是基于“本朝史”的书写框架;进入民国后,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内容虽然短时期内未做大的变动,但基于民国的共和立场书写清朝历史则成为教科书编者的共识,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发生巨变。本文从书写原则、书写策略等方面,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等视角,对季民初之时历史教科书中的清史叙述进行分析,以期为历史学如何求真与致用,提供一个典型案例。进而思考这样的清史叙述如何影响甚至规范此后的清史研究脉络、走向等重要学术问题。

  • 标签: 清季民初 历史教科书 清史叙述
  • 简介:前期,出现了江南士子向京津一带转移、集中的现象。当时,长芦盐务中心由沧州转移到天津,盐商广筑园林、资助士子来津盘桓。但这只是外因,江南士子北上有其深层次的内在需求。清初的“江南问题”一直使清朝统治者耿耿于怀,考察清初发生的文字狱、奏销案和科场案,清政府对南北的处理标准不一,形成了“北松南紧”的政治环境,江南士子的生存环境恶化。康、乾朝两次开博学鸿词科,吸引了大批士子北上应试。另外,由于南北教育基础的差异较大,南人冒北籍成为科考成功的“捷径”,天津府和顺天府成为当时冒籍的重灾区。种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江南士子联翩北上。

  • 标签: 江南士子 北上天津 长芦盐商 江南问题
  • 简介:在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旅游成为当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掘成为旅游开发者们新的课题.针对目前文化旅游开发中盲目效仿、缺乏特色、主题匮乏、粗制滥造等现象,文章根据实地考察调研结果,试图从文化体验的视角入手,以山东照文化内涵研究为依据,来探讨旅游开发中文化现象的呈现方式,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验文化的开发思路,为旅游开发者的创新活动找到新的切入点,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提升景区开发的文化品味.

  • 标签: 清照文化 文化体验 景区开发
  • 简介:三夏志在1940年代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求学和苦读,他的享乐时光很短暂,由于长时间沉迷于西洋文学,可能也导致了他性格的偏执,热衷于文学,却不善于交际,尤其在情感表达方面,他的这种内敛、压抑的性格,到了后来却发生了很大转变。夏志曾提到:'从大三开始到离沪赴台的

  • 标签: 交友年代 年代夏志清 读书交友
  • 简介:在学者夏志的人生历程中,有两个时期无疑是最关键的,即1940年代和1950年代。目前,学界重点关注的是夏志在50年代所进行的学术研究活动。1961年,夏志历经数年写作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著作不仅开创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而且也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使得他能够立足欧美汉学界。当然,也正是因为这部著作,确保了夏志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职。此后,尽管夏志

  • 标签: 交友年代 年代夏志清 读书交友
  • 简介:明清两朝在江南地区实行重赋政策,苏、松、常、嘉、湖五府尤其苏、松二府赋税一直极为繁重。围绕赋税征收,自明初直到清末,江南士民、地方官员、江南籍京官大体上为一方,朝廷和代表国家财政的户部为一方,两者长期展开赋税博弈。前者一直呼吁减低江南尤其是苏、松二府的赋税征收定额,后者针对现状,面对减赋呼声,也反复斟酌,采取了诸多救偏措施。这些回应举措不独明清两朝不同,而且明朝和清朝一朝前后也有变化。明清朝廷在江南实施的赋税政策,就是各种力量樽俎折冲的结果。

  • 标签: 明清江南 重赋 减征 呼声 成效
  • 简介:摩《青州益都县令房公德之颁》碑,信息量大,未见著录,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高门望族——房氏家族成员房彦云在益都县令任上的政教伟绩,系一篇具有证史之实、补史之缺、纠史之谬价值的珍贵金石文献资料另外,该碑将一件尘封已久的书法作品生动地呈现于世人眼前,充分展示了初唐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堪称唐代碑刻书法中的优秀作品。

  • 标签: 唐代 青州益都 房彦云 房氏家族
  • 简介:本文对清代前期八旗蒙古牛录、五牛录、固山的编设进行考释,从学生时,所学及现在所见学者有关论述和一手史料出发,深入研究皇太极时代女真、满洲与蒙古关系中八旗蒙古牛录、五牛录、固山最初编设的时间。对八旗蒙古的提法加以肯定,对蒙古牛录最初出现史籍的时间加以支持;对蒙古五牛录的编设,以前的研究不确定,本文以现所见原始史料得出证据确切的新见;在八旗蒙古固山最初编设的时间问题上,更在原始史料的基础上看出以往学者忽视的记载,从而将以前学界确定的天聪九年二月说,提前为天聪八年十一月。

  • 标签: 清代前期 八旗蒙古 编设 考释
  • 简介:臺灣"國家圖書館"藏鈔本《建炎以來繫年要録》曾爲晚清藏書家周星詒收藏,通過鈐蓋於該本之上的藏書印、紙鋪印記等相關綫索,及與遼寧圖書館藏清乾隆四十一年孔繼涵鈔本進行文本比對後發現,臺灣"國家圖書館"藏鈔本應係四庫館臣私鈔館書的産物,其鈔成時間應當早於孔繼涵鈔本,甚至極有可能就是館臣程晉芳的私鈔本。該本雖很有可能是《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目前所見最早的版本,但因其私鈔的性質,鈔寫倉促,該本存在大量)漏倒誤,甚至錯簡的現象,導致版本質量不佳。另外,該本雖少部分保留了《永樂大典》中《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的原貌,但絶大部分清人避忌和大部分遼金人名之處皆遭四庫館臣篡改和改譯。因此該本並不適合當作整理《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的底本,只可當做參校本。不過該本在現存眾多《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版本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是釐清版本系統與各版本源流的重要參照與綫索,其研究價值則不容忽視。

  • 标签: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 清鈔本 版本 四庫館臣
  • 简介:1959年庐山会议后开展的“反右倾”斗争,中断了郑州会议以来的纠“左”进程,农村基层干部的“五风”再度泛滥。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开展“三反”运动,整风整社,试图加以解决。开封专区的“三反”集中在对所谓“三类队”的改造上面,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补课”的方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政治纯化。“改造三类队”虽然对基层干部的作风改善起到些许作用,但它简单地把农村工作的政策性失误归咎于阶级敌人的破坏,而未触及公社体制,因此也无助于从根本上扭转“大跃进”后期的困难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运动所采取的以“对敌斗争”手段来处理农村基层干部的做法,在此后的“四”运动中得到了全面接续和发展。

  • 标签: 阶级斗争 改造三类队 整风整社 “四清”运动 开封专区
  • 简介:自唐后期以降,苏州因其富庶成为国家财赋中心,同时也是赋役繁重之所.明中后期,苏州成为赋役改革的肇始之地,一条鞭法也在苏州得到推行和深入.明一条鞭法处在试行阶段,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未能克服长期以来回赋、差役和丁银三项分征的现象.清代一条鞭法,田赋、差役和丁银逐步合一,一切归于回赋.从明至,一条鞭法的展开在苏州府有明晰的轨迹.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考察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演进脉络,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税制从实物税到货币税、力役之征归于土地税的发展历程.

  • 标签: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实物税 货币税 苏州府
  • 简介:今年年初,笔者有幸访谈了20世纪50年代初在甘肃天水参与修建天兰铁路的武内一先生,当年他在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北道埠机务段任技术员。武内先生给我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后来到'满洲国'求学,直到1953年回日本之前在中国东北以及甘肃天水的回忆。山田晃三(以下简称山田):武内先生您好,首先请您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武内一(以下简称武内):好的。我1927年5月27日出生在日本四国的爱媛县。家里连续几代都是小地主,在我1岁时,我父亲做蚕丝买卖巨亏。

  • 标签: 日本人 中国人 蒸汽机车 访谈录 天兰铁路 机务段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开战前大帝国致给沙皇俄国的两封蒙古文书信,阐明1685年第一次'雅克萨战役'时大帝国的态度及在东北边疆的行动目的,以此试论'雅克萨战争'的起因问题。

  • 标签: 大清帝国 沙皇俄国 蒙古文书信 雅克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