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对江苏省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等市的宗教工作进行了调研和实证分析。城市化与宗教的相互影响有:信众聚居随人口迁徙而更加集中,宗教场所在城市新规划中尚待考虑,宗教活动需求多元化特征渐趋突出。宗教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有:宗教教职人员的素质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功能与城市化进程中信众对宗教的多元化需求、宗教的规范化水平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法制化要求、宗教媚俗现象与其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宗教问题的对策包括强化机遇、规划、法规、品牌、责任等意识。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党的宗教政策要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宗教工作的方向与重点要怎样根据城市化建设的形势延伸和调整以及为孕育宗教领袖和吸引宗教界代表人士聚集打造适宜环境条件的现实意义等思考。
简介:农业现代化是在现有科学技术和资源禀赋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经济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主要有三个途径,即: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合适的组织形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率的能够承载农业生产技术和规模的组织形式。不同组织形式在各个地区和各类农业生产领域都存在,应该在尊重经济规律和本地资源基础上选择既有规模经济效率又有技术经济效率的组织形式。运用DEA模型对山东省2012年十七地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估,找出影响经济效率的规模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分析如何结合当地的制度、人才、技术、区位优势和特色选择适合的农业现代化组织形式,并针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农业现代化演进如何符合经济效率提出对策建议。
简介:十多年来,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日趋严重,已对国民经济发展与安全构成威胁。本文构建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规模测算模型,选取2001-011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规模进行测算。其主要结论是:样本期内中国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规模呈快速增加趋势;中国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的最主要目的地是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韩国和墨西哥等经济比较发达且与中国贸易往来比较密切的国家。为防范贸易伪报下的资本外逃,有关部门要了解国际市场价格及其变化趋势,完善对出口货物价值的审核机制;加强与贸易伙伴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信息对称的进口货物价格审核机制,有效防范出口低报和进口高报导致的资本外逃;更要积极推进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多层次合作,通过建立全球或区域性的协调与监管机制,共同应对贸易伪报下的资本外逃;从长远看应致力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尊重和保护私人产权,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的问题。
简介:信任修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归因理论构建了政府信任修复的总体框架,试图考察公共危机事件后,公众归因(责任归属、可控性、稳定性)对政府信任受损和修复的影响,以及政府对危机事件四种解释策略(否认、借口、道歉和理由)的修复效果。研究基于中国现实案例,采取情景实验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内部归因、稳定性归因越强,政府信任受损越大;(2)增加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外部归因和不稳定归因,有利于修复政府信任;(3)否认和借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能力信任,但不能修复诚信信任,而道歉和理由对政府信任没有显著修复效果。本研究拓展了政府信任修复领域的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理论上理解政府信任修复的内在机理,以及指导政府部门更加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简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基层法治建设面临"以规则为中心"来构建法治社会秩序的国家"表达"与多元化的地方法律规则的"实践"上的距离,这是当代基层法制建设的困境所在。经验呈现出一种"新规则治理",其是建立在规则共生和规则多元基础上的国家政策法规在基层的村庄和乡镇两级的一种"选择性亲和"。这种"选择性亲和"是"规则延伸"通过"规则融通"实现与"规则生成"的一种相互适应性。因此,本文试图建构"规则延伸"、"规则融通"和"规则生成"三种分析框架来阐释"新规则治理"的指涉意义。新的规则治理整合了政法政策或法律制度的精神脉络以及其他各种特定的社会资源与实际多元化的需求,是成功应对现代转型乡村社会法治和民主建设的有效武器。
简介:自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或攻坚时期后,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很难区分出纯粹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等,这意味着承载“改革顶层设计”的领域必须具有综合性并成为各领域改革的“交集”。在财政社会学看来,财政权是一国政府最为重要的权力,因为无论是传统国家还是现代国家,其治理结构与模式都以特定的财政收支方式为基础。进一步说,财政制度安排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前途和命运。税收型财政制度、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治理是“三位一体”的,因此,中国改革应以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作为改革顶层设计的具体指向,并将提升现代国家能力作为改革顶层设计的着眼点,将税收型财政制度作为改革顶层设计的主要任务。考虑到税收型财政制度悖论,应以财政共和主义为基础进行财政宪法和货币宪法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