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200例,回顾分析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2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00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采用西医治疗;B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的骨密度、血钙、空腹血糖和体重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骨密度、血钙、空腹血糖和体重指数有显著性差异。B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病程、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量指数是糖尿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并骨质疏松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奥美拉唑(20mg·kg^-1)、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4mg·kg^-1)、L-精氨酸(250mg·kg^-1)及D-精氨酸(250mg·kg^-1)静脉注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液计(LDF)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采用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胃粘膜和血浆NO2/NO3含量,并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Ulcerindex,UI),溃疡坏死组织中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相比,奥美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P<0.01),溃疡坏死组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预先用L-NAME处理后,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L-NAME抑制作用可被L-精氨酸拮抗,而不被D-精氨酸拮抗。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可增加GMBF、胃粘膜和血浆NO2/NO3,L-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与NO有关,而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与NO无关。

  • 标签: 一氧化氮 奥美拉唑 胃粘膜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癫痫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达到5‰。在新确诊的癫痫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通过单药治疗,癫痼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近20%的患者接受2种抗癫痼药物联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大约有30%的患者,经过单药治疗以及多药联合治疗,

  • 标签: 难治性癫痼 多药转运蛋白 耐药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多种多样的肝外病变,肾小球肾炎是常发生在HBV感染后的一种疾病。自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1例HBV感染导致的膜性肾病后,HBV与肾小球肾炎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已被近年来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免疫学资料所证实。据报道,全世界约有3.5亿人口感染HBV,大部分为慢性病毒携带者。HBV感染的流行率在世界各地分布不一,欧洲、北美HBV携带率较低为0.1%-1.0%,而亚洲、非洲各国可高达10%-20%。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情况,分析耐药菌耐药机制和对策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患者 224 例,采集患者相应标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等,总结对相关患者的处理治疗情况。 结果:分离培养多重耐药菌 457 株,占比前三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主要为灭活酶产生、靶位改变、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泵出系统增多、胞膜主动转运减少,有 2 种及 2 种以上耐药机制同时存在 。经针对性用药治疗后,治愈率为 99.34% 。 结论:耐药机制主要为灭活酶产生、靶位改变、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泵出系统增多、胞膜主动转运减少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管理,预防传播,针对性用药治疗 。

  • 标签: 老年 多重耐药菌 耐药机制 防治对策
  • 简介: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占重要地位,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很多活性优良、作用机制和靶点独特的药物都是从活性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冬凌草甲素属于ent-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对多种肿瘤具有很好的生长抑制活性。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活性中心为其α,β-不饱和环戊酮结构,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周期阻滞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药学工作者针对冬凌草甲素展开了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以及对其提高抗肿瘤活性的结构改造等广泛研究。本文将重点针对这两方面进行综述,期望给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ent-贝壳杉烷 冬凌草甲素 抗肿瘤 作用机制 结构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采尼可地尔治疗的药理机制。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4月10日-2020年4月10日收治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108例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分析,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划分成例数均等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尼可地尔治疗,分析疗效。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得知,研究组冠状动脉血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治疗,尼可地尔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情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存在理想应用价值。

  • 标签: 尼可地尔 冠状动脉慢血流 药理机制
  • 简介:重症肺炎是一类具有严重中毒症状或并发症的肺炎,易发生感染中毒休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导致以肺部损害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多由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或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进展而来。

  • 标签: 重症肺炎 免疫调节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 简介:目的:探讨蒙药六味安消散治疗便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六味安消散灌胃给小鼠,观察小鼠排便时间、排便数量及粪便形状。同时与空白组、去寒水石碱花药群组、去大黄药群组及淀粉组进行比较,以推断该蒙药的抗便秘作用及其机制。结果:与空白组、去寒水石碱花药群组及淀粉组比较,六味安消散对小鼠排便次数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并有明显的软化粪便作用,对小鼠排便时间也有一定的缩短作用;去大黄药群组与淀粉组比较,对小鼠粪便数量也有显著增加作用和软便作用;去寒水石碱药群组与淀粉组比较,对小鼠粪便数量和形状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蒙药六味安消散具有抗便秘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寒水石和碱花的增加肠容积作用有关,其次才是大黄对肠蠕动的加快作用。

  • 标签: 六味安消散 蒙成药 小鼠 抗便秘 作用机制
  • 简介: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率的精神疾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约为11%,即3.4亿患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7-8倍,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据推测,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因此,对抑郁症的病理研究是神经精神病学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抗抑郁药一直是中枢神经药物研究的重点。

  • 标签: 抑郁症 治疗药物 病理机制 病理研究 疾病负担 精神分裂症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养阴药物麦冬防治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麦冬给家兔灌胃给药,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药3d后,取免血分离血清。将血清作用于HUVEC测定其MAD和SOD水平。内毒素作用于HUVEC致细胞凋亡模型,然后加入麦冬血清或正常血清观察活细胞,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数。结果麦冬药血清作用于HUVEC后MDA由8.82下降至6.29。SOD由192.3U上升至200.82U。细胞方面,活细胞数目上升,而凋亡至和死亡细胞数下降。结论麦冬有防治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 标签: 麦冬 血管内皮细胞 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胃癌组织中筛查参与调控EGFR和miR-7的lncRNA;探索lncRNA、miR-7和EGFR的调控网络作用机制;明确该信号网络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医院3年内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200例,检测miR-7和EGFR表达水平改变;观察miR-7和EGFR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分化与侵袭转移的关系,两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筛查参与调控miR-7和EGFR表达的lncRNA。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miR-7表达阳性率缺失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miR-7与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87。结论lncRNA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的特性,使其成为很好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可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10.56%和7.80%,居第3位和第5位。结直肠腺瘤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至少80%结直肠癌由此演变而来,是公认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因此积极诊治结直肠腺瘤是控制和减少结直肠癌的重要途径[1]。本文就结直肠腺瘤的分型、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瘤 危险因素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常见为一种以上周围神经受损,以感觉缺失为主,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其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对糖尿病的科研提示: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展过程中,代谢紊乱与血管受损为重要因素,其它如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因素等也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锂-匹罗卡品致癫痫大鼠模型各时程c—losmRNA和los蛋白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os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los基因和蛋白在癫痫持续状态后1h升高,6h同时达高峰。24h表达仍有升高。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后6hfos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达高峰。

  • 标签: 癫痫模型 c—fos 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发挥抗肿瘤功用的药理学基础及互为作用的基因网络。方法:于数据库内检索出黄芪,探究构成其的主要化学成分、抗肿瘤功效的药理基础及相应的基因网络。精准选出hub基因并解读其和诸多癌症疾病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谷氨酸代谢及氧化还原是影响黄芪生物学功能水平的主要因素;hub 基因 POLR2D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乳腺癌疾病预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中药黄芪有较为广泛的抗肿瘤功效,POLR2D可能影响着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分子靶点。

  • 标签: []黄芪 抗肿瘤作用 分子机制网络 药理学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发挥抗肿瘤功用的药理学基础及互为作用的基因网络。方法:于数据库内检索出黄芪,探究构成其的主要化学成分、抗肿瘤功效的药理基础及相应的基因网络。精准选出hub基因并解读其和诸多癌症疾病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谷氨酸代谢及氧化还原是影响黄芪生物学功能水平的主要因素;hub 基因 POLR2D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乳腺癌疾病预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中药黄芪有较为广泛的抗肿瘤功效,POLR2D可能影响着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分子靶点。

  • 标签: []黄芪 抗肿瘤作用 分子机制网络 药理学基础
  • 简介:摘要:本综述总结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进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由眼部缺血性疾病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其发病机制复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综述涵盖了药物治疗、光凝治疗、外科手术干预和新兴治疗策略。综述的内容有望为NVG的治疗提供参考,并突出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青光眼 预防盲目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实施胃安中药颗粒治疗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共计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23.5-2024.5),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西药)和观察组(胃安中药颗粒),各32例。结果: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实施胃安中药颗粒治疗措施,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突出。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安中药颗粒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