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表格式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单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自行设计表格式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单记录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过程,共计128次,对照组采用文字叙述记录方法,共计136次。比较两组平均书写时间。书写质量,护士对两种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评价。结果:实验组完成护理记录时间为127.0秒,对照组为421.7秒,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表格式护理操作记录能够节省书写记录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社区护士好评。

  • 标签: 家庭护理 表格设计应用 输液操作记录单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脉冲波频谱多普勒对86例根据临床症状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颈部和颅内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查,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DSA共检出颅内动脉瘤102个,血管痉挛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颅内动脉瘤59个,脑血管痉挛31例,两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7.8%、86.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无创、实时、直观地对颈动脉及脑底部主要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于诊断颅内动脉瘤,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过程及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骶管重建在症状性骶管囊肿后路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2010-2015年采用骶骨开窗后路手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21例,其中12例术中行骶管重建(A组),9例未行骶管重建(B组)。结果A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0)明显低于B组(33.3%,3/9;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A组11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稍缓解;B组8例明显缓解,1例稍缓解;均未发生囊肿复发。结论症状性骶管囊肿后路手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术中进行骶管重建可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发生几率。

  • 标签: 骶管囊肿 后路手术 骶管重建 椎板切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进入急诊科新护士28人设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进人急诊科新护士31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在传统培训基础上接受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在知识、技能、奖惩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得分。结果:实验组护士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得分和受表彰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

  • 标签: 同伴教育 护士 规范化培训 急诊科
  • 简介:目的:规范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方法: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和试验法讨论、分析、修订除基础护理操作以外各项专科护理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并进行临床培训和考核。结果:汇编了临床常用70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及图片说明和相关理论。结论:运用护理程序理论制定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充实了专科护理建设内容,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护患沟通,杜绝无声操作,做到操作前起始评估、操作中持续评估、操作后效果评价,并将继续教育贯穿始终,提高病人对护理技术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专科护理技术 操作流程 评分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病人超早期应用重组活化Ⅶ因子(rFⅦa)疗效,及其术中应用对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预防.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10月到2005年9月肝移植病例,颅内出血超早期给予rFⅦa50~60μg/kg,并在开颅术中给予rFⅦa50~60μg/kg.结果503例肝移植中10例颅内出血,其中3例超早期应用rFⅦa结合手术治疗,2例治愈,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超早期应用rFⅦa结合保守治疗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3例开颅术中应用rFⅦa,均未出现术后再出血,治愈.结论rFⅦa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急性颅内出血早期止血治疗选择之一.建议采用超早期和开颅术中应用rFⅦa结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移植 颅内出血 重组活化Ⅶ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治疗颅骨缺损病人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普通硬脑膜悬吊法(普通组),38例采用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穿梭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差异。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穿梭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穿梭组(P〈0.05)。结论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悬吊 硬脑膜 缝合技术 钛网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在颅骨缺损修补中临床意义。方法总结85例患者,按一期硬脑膜修补方式分为自体膜修补组(甲组33例)、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乙组16例)和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丙组36例),对二期颅骨修补过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丙组分离皮瓣出血量较甲组平均减少70ml(P〈0.05),手术时间平均减少30min(P〈0.05),二期术后癫痫发生率少于甲组、乙组(P〈0.05),术后感染、皮下积液方面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膜修补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安全、有效,并能降低二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自体膜 人工硬脑膜 颅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胰腺癌术后应用效果及睡眠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胰腺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27例,评估2组心理状态、疼痛感、睡眠质量与护理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疼痛感与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VAS与PSQI评分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胰腺癌患者术后采取心理护理能提高其睡眠质量,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与术后疼痛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胰腺癌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疼痛感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显像对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定位、实时监测及引导切除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对62例颅内病变患者在开颅手术中分别用超声低频或高频探头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了解病灶与周围结构关系,判别病灶大小并进行性质分析。监测病灶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所有病变均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并完整切除。超声图像显示病灶均呈现有别于正常脑组织异常回声区。结论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可准确确定病变,有助于指导术中病变完整切除、保护神经功能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和较大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术中超声 颅内病变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3D重建图像技术在鞍区肿瘤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0例鞍区肿瘤经MRI明确诊断后,行SCTA螺旋CT重建3D图像.螺旋扫描层厚2.0mm,间距1.0mm,螺距1.0~1.25,以3.0ml@s-1速度注射对比剂120ml;用同遮盖法(SSD)重建三维图像,所建图像与MRI及手术对照.9例行伪彩SSD重建用以模拟手术入路.结果螺旋CT3D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鞍区肿瘤形态及其与大血管、颅骨三维关系并可显示邻近受压移位血管;螺旋CT重建图像技术可为模拟手术入路提供重要信息.结论作为常规二维影像补充,螺旋CT重建图像技术可提供鞍区肿瘤与邻近血管及颅骨三维空间图像,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鞍区 肿瘤 螺旋CT 重建图像
  • 简介:荧光示踪技术是激发光通过激发荧光基团到达高能量状态,而后产生发射光,并利用生物荧光影像分析技术直接检测活体生物体内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最常用是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随后发现红色荧光蛋白(redfluorescentprotein,RFP)在灵敏度和信噪比方面均比GFP高,此外还有黄色荧光蛋白(yellowfluorescentprotein,YFP)等,这为基于GFP体内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互补工具。随着荧光蛋白在细胞生物学上广泛应用,使活体细胞显像问题得以解决,并且获得了空前发展。尤其是荧光蛋白可以对各种细胞过程进行显像示踪,这些蛋白可作为报告基因,独特荧光光谱能在体内外对尚未明确细胞过程进行示踪。比如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在细胞水平有何异常?荧光蛋白活体成像能观察各种肿瘤模型中肿瘤细胞生长和发展,包括肿瘤最初发生,肿瘤细胞随后迁移和入侵,转移播种,生成血管以及肿瘤和宿主微环境间相互作用等。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各个阶段研究中,本文就近些年来荧光示踪技术在肿瘤细胞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发生发展 应用 protein 示踪技术 红色荧光蛋白
  • 简介:目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有了很快发展,各种辅助及引导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价值与常规微创显微手术比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见报道[1]。本文为了解术中超声等辅助及引导方式实际应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选择了65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比较二者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脑梗塞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术中超声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DSA图像测量技术在介入神经放射学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介入中心1035例患者在进行介入神经放射学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病变及正常血管影像进行测量。结果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本组病例中血管及病变进行测量,应用直径为10mm正圆形不锈钢球作为参照物,并且尽可能将其放置在与预测量血管或病变同侧同一平面位置接近部位,其测量数值较少产生误差;应用三维重建系统对旋转DSA三维重建图像也可进行精确测量。结论DSA图像测量技术对介入神经放射学检查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介入操作医生选择合适支架、保护过滤伞、弹簧圈及扩张球囊等材料种类、型号至关重要。

  • 标签: 放射学 介入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图像后处理 测量技术
  • 简介:目的:建设基础护理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并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提升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方法:以网络教学平台慕课式课程设计为支点,通过申请开课、创建课程门户、建设教学资源库、完善移动学习终端建设等步骤完成课程建设,并通过发布视频任务、发起网上讨论、布置课后测验、计算机随机组卷考试等方式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结果: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共完成教师发布单元测验和视频任务点43个,平台访问次数达39528人次,师生共参与讨论话题672个。结论: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与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仅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学习瓶颈,实现了网络大数据监督下学生自主课外学习管理,成为课堂教学有力辅助。但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引导学生诚信学习,实现课堂和网络教学有机融合是慕课教学面临主要问题。

  • 标签: 慕课 网络教学 基础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方法: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阶段护理风险应对策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结果:4R危机管理理论为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了新视角,对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4R模式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者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急诊科实习7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学习(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并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法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主观认可并乐于参与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可以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急诊护理 PBL 教学
  • 简介:英语在医学领域内应用日趋普遍。本文主要介绍双语教学模式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实践现状,探讨如何提高脑血管病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以适应医学进步和当前国际医疗环境。

  • 标签: 教育 双语 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总结Onyx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治疗中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应用Onyx对10例DSA确诊颅内AVM进行栓塞治疗。AVM直径在3~8cm,其中直径大于6cm大型AVM6例。选用Ultraflow或Marathon微导管。每支供血动脉注胶时间10-45min。结果栓塞结束时复查血管造影,畸形血管团闭塞30%-50%1例,50%-80%2例,80%-90%4例,90%以上3例。术毕1例患者将微导管留置体内。全部病例随访2-12月无再出血。结论应用Onyx栓塞AVM可以较长时间注胶,娴熟掌握注胶技巧和控制返流能够提高AVM栓塞疗效。

  • 标签: ONYX 颅内动静脉畸形 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