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构建全市统一的老年人健康需求评估信息化应用,规范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评估工作,促进老年人特别是失能的护理服务的精准需求,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管理带来决策支持和落实全面监督职责和实现全市老年人体检体验的全面提升,让我市老年人享受到从体检到医疗全新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简介:摘要:构建全市统一的老年人健康需求评估信息化应用,规范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评估工作,促进老年人特别是失能的护理服务的精准需求,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管理带来决策支持和落实全面监督职责和实现全市老年人体检体验的全面提升,让我市老年人享受到从体检到医疗全新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平台对提升急诊护理水平的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和同意下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200例,并通过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有100例,对照组患者有100例。给予对照组100例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100例患者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急诊护理信息系统优化前后各项救治质量关键数据(分诊时间、心电图监护、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救治时间)、护理质量(抢救成功率、分诊正确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患纠纷未发生率、护理差错未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使用急诊护理信息系统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护理的模式干预下,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救治质量关键数据(分诊时间、心电图监护、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救治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抢救成功率、分诊正确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患纠纷未发生率、护理差错未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人员以及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相关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科中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平台,可以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以及紧急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急救的成功率。而相关护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防止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对急诊病人的安全性起到保障作用,不论是患者还是护理人员还是医生都会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平台非常满意,其中病患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以及护患关系,而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满意度可以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以及应急救援效率,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促进整个医院急诊科手术品质的提高以及使得急诊科更好更快地发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医疗领域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各医院还可以基于自身医疗业务活动的开展需求,进行一体化医务管理质控平台的搭建。这样能够梳理医务管理的业务清单,帮助医院改善自身的医务工作流程,提高医务管理工作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我国各医院需要树立起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做好一体化医务管理质控平台的建设工作,为管理部门以及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本文就一体化医务管理质控平台的建设进行探讨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微信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取本院某科室的护理人员20名开展本次研究,以不同的时间节点分为两组,即前者为对照组,取常规护理管理,后者为试验组,增加微信平台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信息收到时间、信息反馈时间相比,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达标率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微信平台的应用,既能缩短科室信息收到与反馈时间,又能提升护理工作效率,故此项护理管理措施值得提倡并施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X线平片、CT及MRI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均给予X线平片、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诊断,对比其诊断结果和分型结果差异。结果在诊断对比上,X线平片中,确诊34例,误诊4例,漏诊2例,准确率为85.00%,CT三维重建中,确诊39例,误诊1例,漏诊0例,准确率为97.50%,MRI检查中,确诊40例,准确率为100%,MRI检查>CT三维重建>X线平片,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分型对比上,X线平片中,31例符合,9例错误,准确率为77.50%,CT三维重建中,38例符合,2例错误,准确率为95.00%,MRI检查中,40例符合,0例错误,准确率为100.00%,MRI检查>CT三维重建>X线平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以MRI检查最佳,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临床上采用联合检查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和分型准确率。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閉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选择,并观察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5年 6月 -2016年 7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13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Ⅰ组( 32例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内固定)、Ⅱ组( 33例膝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Ⅲ组( 36例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Ⅳ组( 9例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Ⅴ组( 20例小切口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比较各组手术出血量、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延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发生率,应用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结果: V组术中出血量最少,Ⅳ组术中出血量最多;Ⅳ组无切口感染, V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Ⅳ组无内固定失效, V组内固定失效率最高;Ⅳ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Ⅰ组骨折愈合时间最长;Ⅳ组关节功能优良率( 100%)最高, V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 5~ 8 d行手术无延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发生, 7~ 8 d行手术浅表感染发生率最低, 7~ 8 d和 >8 d深部感染发生率为 0。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P<0.05)。结论: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 5~ 8 d是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作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64排螺旋CT诊断,对照组接受DR平片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各自排除1例骨折患者,共确诊118例。观察组患者检查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施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干预,观察患者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纳入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施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及常规钢板固定干预,对两种不同干预方式结果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愈合、住院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4%,差异对比明显,观察组干预方式优于对照组。讨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干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术后创口恢复时间缩短,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为临床干预该类疾病提供有效方式,具有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切口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2014年~2017年我科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组A组10例,为膝前正中切口入路;B组10例,为膝前内外侧双切口入路。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②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术后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计算优良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而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A、B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术后分别出现1例关节强直患者,且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为80%,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在完成坚强有效内固定的前提下,不同手术切口各有利弊,需根据具体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情况选用恰当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