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抽吸导管联合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拟行PCI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0例。A组(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通过导丝后直接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入,送入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后再置入支架。B组(常规肝素抗凝):通过导丝后直接给予球囊扩张,再根据病变情况置入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TIMI血流情况,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TnⅠ)水平、ST段下降率,及术后30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A组35例行导管抽吸后置入支架,5例患者血栓抽吸后同时注入替罗非班血流恢复正常,轻度狭窄,未置入支架;40例患者中只有2例出现TIMI0~Ⅱ级。B组中有10例病人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后出现TIMI血流0~Ⅱ级(P〈0.05)。A组病人术后CK-MB、TnⅠ水平低于B组(P〈0.05),ST段回落幅度大于B组(P〈0.05);A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术中,联合应用抽吸导管和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MACE的发生,提高心肌灌注,并改善临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 78 例 PCI治疗心梗患者,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9 例。观察组实施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05 ); 术前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 );术后 2h 对照组心肌酶指标上升显著,而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 P < 0.05 )。 结论: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心肌损伤,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PCI时冠脉内注入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然后以0.15μg·kg-1·min-1静脉维持泵入24~36h,对照组不使用替罗非班。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血清hs-CRP和LVEF等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冠脉介入术后冠脉血流TIMI3级比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3.8%∶79.2%,P<0.01);TIMI帧数显示冠脉血流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23.1±5.9)帧∶(32.4±4.8)帧,P<0.01;术后血清hs-CRP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2±0.8)∶(9.6±1.1),P<0.01;术后1周的LVEF值,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8.7%±8.5%)∶(55%±9.2%),P<0.01。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心功能,且并未明显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
简介:由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第八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胃癌高级培训班定于2015年12月4—613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将邀请国际和国内消化肿瘤领域著名专家作胃癌机器人、胃肠间质瘤、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等专题研讨,大会还举行手术视频、MDT病例和论文征文比赛,欢迎广大医师踊跃投稿和参会,会务组将筛选手术视频、MDT病例和论文各6个进行现场比赛,特等奖奖金1万元并免费在《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发表。参会者可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10分。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全委会和青委会选举大会.以及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全委会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血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永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治疗,根据术中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术中在支架植入前先行血栓抽吸,再给予冠脉内推注大剂量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在支架植入前不进行血栓抽吸,仅给予冠脉内推注大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hST段完全回落率、冠脉TIMI血流分级,随访3个月观察并统计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TIMI3级患者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ST段完全回落率及术后第7d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个月、2个月、3个月的MACE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明显降低慢血流情况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中,分析利伐沙班对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诊的18例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钠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更短,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整体更高,患者治疗中的依从性更高。结论:针对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通过采用利伐沙班药物,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保证临床效果,同时还能整体促进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促使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性实施探究。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展开研究,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患者。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卒中量表(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 (MBI) 评分、改良 Rankin 量表 (mR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差异明显,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起到的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抗疫工作进入常态化,迫切需要实施符合针对康复治疗专业这种注重实践教学的临床授课模式的改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把握二者的优缺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当前康复教学的主流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康复治疗人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高危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成效。方法:实验选择2021.6.3~2022.6.3本院收治的112例高危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样本。现结合病患干预方式不同,分为新式组56例、传统组56例。结果:传统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83.93 %,新式组为96.43 %。相较于传统组,新式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干预后,新式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值更低,P<0.05。结论:对于高危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患而言,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疾病能取得满意成效。这一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比较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在老年冠心病PIC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成效。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进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选用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类,I类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II类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以及冠状循环功能变化,统计不良心血管实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类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微循环阻力指数等都得到了提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得到了下降,II类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由于I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类患者(P<0.05)。最终得出结论:运用利伐沙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冠脉循环功能,还能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 78 例 PCI治疗心梗患者,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9 例。观察组实施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05 ); 术前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 );术后 2h 对照组心肌酶指标上升显著,而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 P < 0.05 )。 结论: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心肌损伤,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