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与对照组20.0%(5/25)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后疗效十分显著,既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促使其快速康复,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应用在小耳畸形再造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58例病例,按照住院的顺序分组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间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96.6%,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68.9%,观察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明显高;两组间对比分析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耳畸形再造术中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手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两组(60例/组),Ⅰ组接受传统阑尾切除手术治疗,Ⅱ组接受腹部小切口手术切除阑尾,评估该两种手术方案在临床上的实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操作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手术失血量与Ⅰ组相比明显减少,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感染发生率相比Ⅰ组明显缩短或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微创、出血少,且具有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等特点,值得加强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将50例行ESD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日,后序贯口服雷贝拉唑20mg;B组20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日,后序贯口服奥美拉唑40mg;比较两组腹痛,创面溃疡愈合,消化道出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腹痛缓解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在7d,14d时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能促进ESD术后创面溃疡的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相对较低(观察组为7.5%),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用药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治疗方法。结果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低,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高,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后,都明显的改善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方法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尽快的改善,将其预后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而且可以将患者不良反应率大大降低,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1,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试验组(n=41,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显著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中27例患者,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的70.37%,明显比观察组的96.30%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7.4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29.62%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提升了治疗有效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每组33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药物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小剂量的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心绞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发作次数与时间上均无差别,且治疗7天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06±0.43)少于对照组的(5.17±1.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7天后,观察组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为(5.94±1.42)s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与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明显,联合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术在高危部位小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激光消融并得到有效随访资料的肝癌患者56例65个病灶分为高危部位组和非高危组,通过分析两组的消融前后CT和(或)MRI,比较两组病灶的消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病灶的完全消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86.3%、91.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5.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尤其适合高危部位小病灶的精准消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30例,采用射频去神经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经治疗,疼痛消失次数,一次治疗23例,二次治疗7例,30例患者均有效治疗,优良率100%。结论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2016年3月时间段内我院急诊科接收治疗的阿维菌素中毒患者36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组,常规药物中毒抢救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32±3.21)天,出现并发症者5例,死亡1例,常规药物中毒抢救治疗的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41±4.56)天,出现并发症者11例,死亡4例,各项进行比较,P<0.05,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可增加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到2018年7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在神经内科总共选取106例无典型特殊性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划分到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应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结果意义标准(P<0.05);护理干预之前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能力无明显差异,差异数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能力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