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2022.04-2024.04本院150份临床免疫检测报告,所有报告均存在质量问题,同时选取期间本院84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其设定为为对比组(42例、常规质量控制)、探究组(42例、严格质量控制)。针对各自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环境、样品、人员等因素均可造成质量影响;且实践表明探究组误诊率(4.76%)相较于对比组(19.05%)更低,(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中,存在诸多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此类因素采取强化控制措施,能够实现检验质量的显著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 对声带息肉治疗中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治疗的效果差异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声带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2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16例(行支撑喉镜治疗)和研究组16例(行电子喉镜下治疗),对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参照组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总体临床效果优于支撑喉镜,不仅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费用,还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有9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随机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普通紫杉醇注射液治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疼痛控制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情绪及锻炼依从性的改善。 方法:选择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 90 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分析给予疼痛控制护理与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 SDS 、 SAS 评分和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 SDS 与 SAS 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t=2.952 , 3.041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锻炼依从性评分为( 89.21 ±5.75 )分;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锻炼依从性评分为( 77.33 ±6.04 )分。组间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t=5.392 )。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情绪及锻炼依从性的改善具有十分理想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疼痛控制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情绪及锻炼依从性的改善。 方法:选择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 90 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分析给予疼痛控制护理与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 SDS 、 SAS 评分和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 SDS 与 SAS 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t=2.952 , 3.041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锻炼依从性评分为( 89.21 ±5.75 )分;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锻炼依从性评分为( 77.33 ±6.04 )分。组间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t=5.392 )。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情绪及锻炼依从性的改善具有十分理想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控制肥胖者患者体质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经半年护理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变化情况、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变化情况、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改变其体质量,提升生活质量,将血糖情况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护理干预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SDPL1在肝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预测SPDL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GEPIA2.0、HPA、UALCAN及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PDL1表达对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利用LinkedOmics、GeneMANIA数据库探讨SPDL1在HCC发生中的可能机制。结果:SDPL1 mRNA在H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P53突变型HCC中SPDL1mRNA表达在较未突变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BMI、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DL1mRNA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P<0.05)。PPI分析显示NEK9、KNTC1、ZW10、UBXN1、YLPM1等蛋白与SPDL1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KIF18A、LMNB1、BUB1B、TTK和SGOL2等蛋白在HCC中与SPDL1共表达,这些蛋白能够促进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定位、DNA复制、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重组等,引起肿瘤染色体不稳定性。结论:在HCC中,高表达的SPDL1可能通过引起肿瘤的染色体不稳定,促进HCC的发生及发展,并成为判断HCC患者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