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病人采取肺康复疗法的临床加以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来到我们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病人7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电脑随机法将病人分组,应用无创呼吸机对其中35例病人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基础之上配合肺康复疗法对剩余35例病人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病人疾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病人提供肺康复疗法,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1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针对患儿病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辅助治疗,治疗A组联合儿童清肺膏口服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灸法每日一次。对比三组患儿7d临床疗效、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儿7d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少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均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1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针对患儿病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辅助治疗,治疗A组联合儿童清肺膏口服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灸法每日一次。对比三组患儿7d临床疗效、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儿7d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少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均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肿瘤患者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指标明显较高,血小板数量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肿瘤患者术后血栓性疾病患者实施抗凝化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了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指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以及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视为观察组,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内在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超声检查的敏感度85.00%、特异度92.86%、准确率88.24%。在吸烟史、脑血管病史、手术外伤史以及静脉血栓史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提升诊断的正确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而与下肢静脉血栓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史、脑血管病史、手术外伤史以及静脉血栓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时采用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因下肢动脉血栓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并按1:1的比例分成2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抗凝治疗,研究组在治疗中采用血管外科介入治疗,重点对比总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大小腿围差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常规抗凝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的研究组总体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大小腿围差均较小;研究组血栓清除率较高,P<0.05。结论:对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施以血管外科介入治疗具有确切的效果,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有效清除血栓,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300名患者资料,并记录其患有DVT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统计了以下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情况。结果:在300名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7例患有DVT,患病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未使用抗凝剂以及术中或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DVT的风险更高,开放性手术和产生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300名患者资料,并记录其患有DVT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统计了以下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情况。结果:在300名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7例患有DVT,患病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未使用抗凝剂以及术中或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DVT的风险更高,开放性手术和产生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在老年群体中,肠系膜上动脉发生血栓的情况并不常见,然而一旦出现,若缺乏及时且有效的干预,将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据相关研究报告指出,此类血栓导致的死亡率可高达六至八成。因此,早期确诊并实施确切的治疗措施,对于提升患者生存几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