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发生导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112例,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对比有无导管并发症发生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情况,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发生导管并发症影响因素,讨论护理要点。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发生导管并发症病人78例,占69.64%。有无导管并发症发生研究对象在导管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破损和血栓情况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导管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破损和出现血栓情况均是出现导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引发导管并发症影响因素较多,进行针对性导管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保护策略在预防多巴胺致外周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行外周静脉保护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治愈情况、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炎治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上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建立静脉路次数更少、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更高。结论临床在外周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实行外周静脉保护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在护理中,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3月份至2022年4月份接诊的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集束化护理模式的40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在护理中实行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2联合地塞米松腔内给药治疗儿童恶性胸、腹腔及心包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儿童恶性肿瘤患儿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9个月~16岁(平均年龄7.3岁),临床分期均为III期或IV期,单独或同时存在两个部位的浆膜腔积液,其中3例为化疗过程中瘤体出血,1例为治疗前出现瘤体破裂后出血,其余为恶性浆膜腔积液,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充分引流后给予腔内注射白介素II100万IUm2,地塞米松35mg,注药后给予冲管,并嘱患者在注药后1~2h内每15分钟左右换一次体位。根据积液减少情况分别给药13次,间隔34天。结果16例患儿,5例死亡,11例活。死亡患儿中仅1例患儿出现反复浆膜腔积液,其余4例患儿在生存期内未再出现浆膜腔积液复发,11例存活患儿无积液复发表现,其中4例瘤体出血患儿未出现种植转移及复发情况。结论白介素2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治疗儿童恶性肿瘤伴发的浆膜腔积液及预防肿瘤破裂出血引起的种植转移,且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是儿童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使用中心静脉放置导管得方法后,相关的静脉出现由于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等各种诱发因素,以及治疗对策。方法使用表格的方法记录数据,记录的内容包括操作过程,比如术前消毒,埋管时间,埋管方法,以及次数以及对埋管周围的护理,换液。结果经过针对我院70例经过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经行处理。发现中心静脉导管的诱发感染率为8.0%,经研究发现主要的因素是埋管时间,埋管方法,插管的位置,消毒等结论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使用EICU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其必然发生感染,所以根据不同的诱发因素,采用表格方式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有助于预防各种感染以及方便于遇到感染的做出有效的处理方法吧,,目的是让感染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