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信念、接受度及状态焦虑对幻听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存在幻听的1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幻听分量表(PSYRATS-AH)、幻听认知量表(修订版)(BAVQ-R)以及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状态焦虑分量表(S-AI)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33例患者PSYRATS-AH得分为(23.15±8.06)分,BAVQ-R得分为(8.62±10.21)分,75.2%(100/133)的患者不良认知占主导,18.8%(25/133)的患者善意认知占主导,6.0%(8/133)的患者2种认知处于均衡状态。133例患者S-AI得分为(41.50±13.50)分,45.9%(61/133)的患者为轻度焦虑,46.6%(62/133)为中度焦虑,7.5%(10/133)为重度焦虑;在接受度方面,43.6%(58/133)的患者完全无法忍受幻听,42.9%(57/133)勉强能承受幻听,13.5%(18/133)可以承受幻听。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信念、接受度及状态焦虑是影响幻听严重度的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6.0%(F=57.024,P<0.001)。相关分析发现,幻听严重度与认知信念、状态焦虑呈正相关(P<0.01),而与接受度呈负相关(P<0.01)。路径分析发现,认知信念对幻听严重度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而接受度和状态焦虑对其具有直接效应。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严重度呈现中度以上水平,患者的认知信念、接受度以及状态焦虑是影响患者幻听严重度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1例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比较精神分裂症程度、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8周后PANSS评分分别为(165.36±11.54)分、(133.35±9.75)分、(101.52±8.47)分、(84.56±7.76)分,观察组分别为(165.13±11.33)分、(132.58±9.13)分、(98.45±8.65)分、(85.46±7.65)分;两组治疗2周、4周、8周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程度,治疗效果均显著,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医融合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医融合训练模式(医-护-技共同参与)。比较两组患者训练3个月后的BMI、血糖、血压变化及患者社会功能评分。结果两组各50例患者完成研究。经过3个月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医融合训练可直接影响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BMI、血压、血糖,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满足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在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维持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NSS评分、SDSS评分、SQL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较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绘画心理技术训练辅助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绘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绘画组予以绘画心理技术训练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以及智力与行为状况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绘画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画组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量表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概念化水平应答百分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绘画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ISE-30)积极因素个人整洁、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以及消极因素抑郁、迟缓、激惹、精神病表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绘画心理技术训练辅助抗精神病药物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阴性症状,增强患者认知功能,促进患者智力与行为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高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白蛋白、尿酸、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高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齐拉西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连线测验(TMT)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尿酸(UA)、总胆红素(TBiL)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比76.00%,χ2=4.762,P=0.029),治疗后ALB、UA、TBiL水平及W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254,P=0.000;t=2.739,P=0.007;t=4.762,P=0.029;t=4.221,P=0.000),PANSS、TM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2.53±12.86)分比(70.53±4.86)分,t=2.879,P=0.005;(115.69±23.05)分比(142.65±28.31)分,t=5.168,P=0.000];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高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率高,能缓解认知功能障碍,改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汕头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精神病防治人员对疾病的感知、治疗依从性、社区随访服务的评价,为提高管理治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质性研究方法,于2019年2~8月对汕头市7个区县在册在管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7 198人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区县分别抽取2个镇(街道),对所抽取的镇(街道)再分别抽取10名患者、10位家属和3名精神病防治人员,对疾病的感知、治疗依从性、社区随访服务的评价进行调查分析。受访者最终纳入137例患者、138名家属和41名精神病防治人员,采用访谈调查法对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按传统方法收集数据资料,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34.3%患者和32.6%家属对疾病认知不全,22.6%患者和23.2%家属存在病耻感。(2)26.3%患者对治疗不依从、29.9%患者无自知力,53.3%患者和24.6%家属对药物副作用和成瘾性认识不当,35.0%患者和13.0%家属存在病好不用药的误区。(3)29.2%患者和31.2%家属厌烦长程服药,24.8%患者和21.0%家属感到被社会隔离,17.5%患者感到得不到支持和18.8%家属承认对患者关心不够。(4)31.4%患者不主动接受随访服务,37.2%患者和20.3%家属不配合随访医生,21.2%患者和10.1%家属对随访服务不满意。(5)精神病防治人员基本能掌握辖区患者的病情和定期开展随访服务(90.2%)、掌握应急处置方法(92.7%)、有开展培训(97.6%)。但精神病防治人员的精神科执业比低(58.5%)而且多为兼职(78.0%),平均工作年限为(5.7±1.4)年,对社区随访服务的满意度较高(95.1%),但认为精神病防治工作困难较大(36.6%)、对身兼多职承担多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感到不满(31.7%)。结论汕头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初显成效,对社区随访服务较满意,但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认知水平仍偏低、服药依从性差、负性情绪较明显、对药物治疗存在顾虑。有必要加强人员专业化专职化,对患者和家属开展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和合理情绪行为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AL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HGF、VEGF水平,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及不同化疗效果者的血清HGF、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GF、VEGF水平分别为(1 224.52±285.14)、(727.41±225.95)pg/ml,高于对照组的(332.60±65.24)、(208.13±36.38)pg/ml,P均<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者血清HGF、VEG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诱导缓解化疗1个疗程后,不同化疗效果者血清指标比较,完全缓解患者低于未完全缓解患者(P均<0.05)。结论AL患者血清HGF、VEGF明显升高,经过化疗治疗,疗效越好则血清HGF、VEGF降低也越显著,因此可将血清HGF、VEGF水平检测用于AL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女性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认知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女性SCH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分]、糖脂代谢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50.74±4.45)分]低于对照组[(56.48±4.39分)],P<0.05;两组患者MCCB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48.61±4.63分)]高于对照组[(45.98±4.29分)],P<0.05。治疗8周后,对照组IRI、LDL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高于同期研究组(P<0.05);对照组HDL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2.5%,13/40)与对照组(47.5%,19/4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明显减轻女性SCH患者阳性及阴性症状,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且对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影响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异常及其与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160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22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色氨酸、犬尿氨酸、犬尿喹啉酸、喹啉酸的水平,同时测定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及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 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双变量相关、偏相关分析空腹血浆葡萄糖-胰岛素代谢指标与犬尿氨酸代谢物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5.5(4.8,6.4)mmol/L与5.1(4.8,5.4)mmol/L,Z=-3.93,P<0.01],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6.2±2.9)pmol/L与(7.2±4.0)pmol/L,t=-2.45,P=0.015];患者组色氨酸[11 449.5(10 053.5,12 828.5)nmol/L与 16 780.0(13 735.0,18 997.5)nmol/L,Z=-10.69,P<0.01],犬尿氨酸[252.2(208.7,307.4)nmol/L与637.8(355.5,827.4)nmol/L,Z=-11.02,P<0.01],犬尿喹啉酸[5.0(3.7,6.9)nmol/L与11.0(8.5,14.3)nmol/L,Z=-11.48,P<0.01]和喹啉酸[39.7(31.0,47.3)nmol/L与53.2(44.7,68.6)nmol/L,Z=-8.29,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水平与犬尿喹啉酸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犬尿氨酸代谢通路水平降低,并可能与高胰岛素-葡萄糖代谢风险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160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及其80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在入组后连续干预6个月。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量表(MMAS-8)、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家庭疾病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个人社会功能、家庭功能、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FEC-CV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个人社会功能并改善家庭环境,且能缓解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负担和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在精神分裂症(SP)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202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MECT期间麻醉配合度和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MECT期间的麻醉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能够提高SP患者MECT期间的麻醉配合度、减少患者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针对性康复干预对患者攻击行为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接收24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135例,女113例,年龄23~67(38.03±0.41)岁。根据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加权分划分为攻击组(MOAS≥4分)、非攻击组(MOAS<4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PANSS-EC)与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疾病不确定感(MUIS-A)情况。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接收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57例,女43例,年龄20~69(38.38±2.51)岁]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针对性康复方案。入院两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攻击行为情况以及PANSS-EC、AIHQ-C、SSRS、MUIS-A评分。研究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等级资料给予秩和检验。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入院前1个月有攻击行为史、非自愿住院、首次住院、PANSS-EC评分、AIHQ-C敌意偏向总分、AIHQ-C责备偏向总分、AIHQ-C攻击偏向总分、SSRS客观支持得分、SSRS主观支持得分、MUIS-A不明确性得分、MUIS-A复杂性得分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患者入院两个月,实施针对性康复方案后,研究组攻击行为发生率(16.00%,8/50)低于对照组(36.00%,18/50),MOAS评分为(2.01±0.32)分,低于对照组的(3.56±0.2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t=27.400,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PANSS-EC评分为(9.20±0.32)分、AIHQ-C评分为(13.48±1.11)分、SSRS评分为(33.21±2.47)分、MUIS-A评分为(70.31±3.56)分,均优于对照组[(11.21±0.28)分、(17.46±1.29)分、(30.29±3.03)分、(85.35±3.2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6、16.537、5.282、22.217,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针对性康复方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诱因,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模块化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模块化护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块化护理组采用模块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正症状自评量表(RI)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模块化护理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模块化护理组患者RI正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模块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能力,还能提高其社会能力,从而能促进其更好地回归社会生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协同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团队协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代谢参数、生存质量和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等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阳性量表、阴性量表、精神病理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主要代谢参数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要代谢参数优于对照组,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等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阳性量表、阴性量表和精神病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为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团队协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代谢状况和精神分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喹硫平联合齐拉西酮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齐拉西酮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心功能指标和心电图参数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CK、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校正QT间期(QT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在短期内对患者心功能指标不存在负面影响,但可导致患者的心电图参数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11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兴奋激越因子(PANSS-EC)、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同型半胱氨酸(Hcy)、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ANSS-EC、MOAS、CGI-SI评分、Hcy、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t=7.829、14.952、3.417、15.511、18.948、7.193、18.453、24.161、1.995、3.378、3.968、6.820,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15.34±3.56)分比(11.08±3.17)分、(5.36±1.68)分比(4.15±1.46)分、(5.56±1.21)分比(4.18±1.35)分、(14.29±2.42)μmol/L比(10.63±2.24)μmol/L、(48.15±15.63)ng/L比(42.18±10.51)ng/L、(29.57±8.76)ng/L比(23.48±6.76)ng/L](t=6.628、4.032、5.645、8.231、2.351、4.082,均P<0.05),而BDNF、NGF、GDNF水平均升高(t=6.253、6.346、3.513、13.906、15.874、7.507,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9.34±1.23)μg/L比(11.35±1.34)μg/L、(21.37±2.85)μg/L比(26.87±3.21)μg/L、(439.51±56.42)ng/L比(489.63±58.1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1、3.523、3.204,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45%(14/55)比12.73%(7/55),χ2=2.884,P=0.089]。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的细胞因子、Hcy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药物维持治疗配合一般康复活动,观察组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生活和社交技能训练。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ADL量表、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NSS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PI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和社会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持性护理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该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联合组,各6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支持性护理,联合组患者在支持性护理基础上加用家属参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率、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心理社会、动力/精力、症状/不良反应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其不良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家属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支持性护理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率、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改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