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非犯罪化处理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保护的最佳途径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未成年人非犯罪化实体处理和程序处理的发展时期,在现阶段实体层面难有实质突破的情况下,完善程序层面相关制度设置尤为重要。就司法程序而言,在三机关非犯罪处理推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检察机关守好"逮捕"与"起诉"这两道关口。然而,当前有关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过于重权力配置,轻权利救济。故此,着重构建并完善援助律师辩护的有效和救济机制、检察官中立客观审查的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是提高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质量的核心。

  • 标签: 非犯罪化 逮捕权 起诉权 保障
  • 简介:意大利在1988年《少年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少年暂缓判决制度,并在司法实务中逐步增加适用比例。作为一种分流措施,暂缓判决体现了非监禁刑和非刑罚化的特点,也是意大利宽宥与温和少年司法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意大利少年暂缓判决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介,我国建立与完善暂缓判决制度需要设置预审阶段和预审法官,将司法社会工作者作为缓刑官在暂缓判决考察期内为少年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放宽暂缓判决的适用对象,建立监督法官对暂缓判决程序进行监督等。

  • 标签: 意大利 少年司法 暂缓判决 司法社工
  • 简介:2014年10月28日,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处主办、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北京市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适用标准专家论证暨附条件不起诉工作推广会”在丰台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检处处长张寒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未检处副处长岳慧青,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文胜、副检察长白世平出席了会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林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主编牛凯、广西大学教授张鸿巍等多名论证专家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北京市各级检察院未检处处长和干警代表参与会议。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专家论证 起诉工作 适用标准 检察机关 北京市
  • 简介:2012年我国新修订了《刑事诉讼法》,在借鉴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添设了未成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有关制度。该制度符合原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飞形势政策,也贴合当前刑法经济性要求,并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效果,是比较成功的司法改革举措。但该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引发学界,实务界议论纷纷。笔者立足于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关精神,对当前争议比较大的三个问题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以期有所裨益。

  • 标签: 附条件 未成年人 不起诉
  • 简介:附条件不起诉在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以后,由于立法上的限制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其在司法适用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限制和困境,近几年的司法适用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本文拟分析目前立法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取舍、司法适用中出现的困境,提出对附条件不起诉在立法和司法适用中的完善建议,以期改善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环境,扩大其适用空间。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考察 社会组织
  • 简介:<正>免予起诉作为具有法律监督职能的人民检察院的一项特有权利,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或免予起诉的案件,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但是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决定不将被告人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根据犯罪未成年人格的可塑性较强和其罪过的易改性及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的积极效果来看,免予起诉是较好的选择,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显示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 标签: 未成年被告人 免予起诉 未成年人犯罪 检察机关 未成年罪犯 未成年犯
  • 简介:新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至273条确立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实践先行的一项司法改革创举。但在司法适用中,该制度在适用范围、附加条件、监督制约、考察帮教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建议扩大适用范围、明确规定附加条件、简化适用程序、明晰与相对不起诉的逻辑关系、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健全考察帮教配套措施。

  • 标签: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适用 完善
  • 简介:附条件不起诉不同于暂缓起诉或者相对不起诉。在当下,我国对未成年嫌疑人实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其现实需要和理论基础。检察机关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时应实行全面调查制度,确保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行。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宽严相济 未成年人 权益保护
  • 简介:2012年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用3个条文对"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程序设计、考察、法律后果进行了规定,其中第272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在这一前提下,检察机关作为实施监督考察的主体,如何在附条件不起诉实施过程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明确定位,是准确落实附条件不起诉机制的关键。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检察机关 程序规范
  • 简介:在我国司法实践过程中,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处理的数量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处置措施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有相当一部分案件被起诉到法院。在新刑事诉讼法新增附条件不起诉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相对不起诉制度仍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扩大适用,但与此同时,针对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起诉存在的诸多风险,如不起诉标准未予明确、品行调查的不确定、再犯罪的可能性、对被害人造成进一步伤害等,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从明确适用条件、限定主观及客观条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制度的建设。

  • 标签: 未成年人 相对不起诉 风险评估机制
  • 简介: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引入,是立法对检察机关不起诉自由裁量权扩张的明确体认。有利于充分发挥刑事司法的教育、挽救功能,但同时也给司法权力寻租带来了隐患。面对这种情形,检察机关如何运用内外监督手段提升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案件的公信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裁量权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出发,对办案过程中的自由裁量风险进行了梳理,并借鉴域外经验,就探索完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制约机制提出了自身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 监督制约 司法公信力
  • 简介:刑诉法修正案中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剐保护,实现特殊预防,而且有助于降低诉讼成本,对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也具有重要价值。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附条件不起诉立法也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罪刑条件要求过于严苛;监督考察主体不适格;附加条件不具针对性;被害人保护重视不够;裁量权缺乏有效控制。针对存在的上述缺陷,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包括:适当放宽罪刑条件要求;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监督考察主体;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规定附加义务;被害人同意作为适用的必要条件;决定作出前应征求人民法院的意见。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 立法建议
  • 简介:刑事诉讼法的修正,确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它针对未成年人轻罪案件,对其不予起诉而附一定的期限和条件,再根据其表现来决定是否终止诉讼程序的一种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应区别于原三种不起诉制度的一种独立制度。该制度入律,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司法实践及理论论证过程,它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总体要求。对该制度的程序构造,一是有法定刑、酌定条件和程序条件等适用限制;二是除法定考察条件外,可针对具体情形增加条件;三是其决定应提交检委会。对于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确定力问题,笔者认为在考察期外发现新的犯罪,可撤销不起诉决定,予以追诉。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 暂缓起诉 刑事诉讼法
  • 简介:2013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诉讼程序,并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随着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立,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考察帮教问题",日益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帮教制度,成为国家司法实践层面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考察帮教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考察帮教 未成年人犯罪 体制机制
  • 简介:近年来,海南省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犯罪总量的比例持续下降,未成年人犯罪多发高发的势头得到根本遏制,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结合有关情况可预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海南省未成年人犯罪控制态势将继续维持"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是,与全国平均值相比,海南省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占刑事犯罪总量的比例仍相对较高,还需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提升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成效。

  • 标签: 未成年人 犯罪特点 犯罪趋势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