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私之辨伦理学核心问题之一,伦理学诸多问题都与此相关由此衍生。耙梳中外伦理思想上公私之论,能够发现在不同文化谱系中对公私问题理解与措置上统一差异,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合理地处理公私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公私之辩
  • 简介:在荀子看来,儒家之道既包含了"天人合一"形而上旨归,也吸纳了政治(礼、法)伦理(仁、义)多重维度。在儒家之道中,外在礼法制度既是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国家必要手段,也是培养仁义等伦理道德情感教化方式。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幸福"既包含了在心灵活动层面的理论思辨,也涵盖了在实践活动层面的德性实践活动外在善。对二者而言,设立法律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惩罚坏人和维护社会秩序,更重要能够促进人们德性塑造。

  • 标签: 德性 礼法 幸福 荀子 亚里士多德
  • 简介: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原初关系考察,列维纳斯构建了一种以绝对责任爱为基础好客伦理。这种好客伦理对自我中心主义解构,它包含了利他主义与自我牺牲伦理品质。这种好客伦理为人与人之间和平奠定基础。人类和平不能通过战争与建立帝国来实现,只能通过个体面对面的伦理善来实现。由个体间伦理善延伸到族群、国家关系,才能构建和平世界。好客伦理告诉我们:新世界政治秩序基础应该是伦理,责任与爱是个体、民族、国家之间差异而和平地共处基础。

  • 标签: 列维纳斯 无条件好客 伦理 和平世界
  • 简介:公正之于社会,恰如真理之于思想,公正不仅跟法律制度有关联,从更大意义上说,它更是一个哲学话题,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完善制度,更代表着一种完美的德性。一般来说,公正是涉及社会全体成员相互间关系一种理想状态。从社会个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内在美德良知;从社会制度层面讲,公正则是人们获得理想社会秩序手段。

  • 标签: 公正思想 理想状态 德里达 社会秩序 反思 制度层
  • 简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公共管理到行政管理再到公共管理历程。人类伦理关系普通性决定了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研究伦理问题必然性。但是,20世纪行政学发展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否定了伦理研究可能性。随着行政学理论发展,以及公共行政从政府管理推广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伦理学建立已经成为时代课题。揭示公共管理伦理产生可能性,对于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建设来说,是非常必要

  • 标签: 公共管理伦理学 行政学 威尔逊-韦伯范式 西蒙范式
  • 简介:人类社会不存在无价值政治。政治伦理产生,正是根源于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价值选择。从政治伦理发生看,人类社会政治活动对政治实质和政治形式价值分析、对“政治是什么”与“政治应当是什么”价值取向、对政治实质价值形式价值抉择,政治伦理发生建构基础前提。

  • 标签: 政治伦理 价值前提 政治实质 政治形式 实质价值 形式价值
  • 简介:孔孟有自己生死观.他们将人生死与“命”、(生死)祸福与“德”联系起来确立了“乐天知命”、“修身以俟之”生死态度.以“德”取福延伸就是生死以“义”生死价值观.这种生死价值观最终决定于生死目的.孔孟认为,人目的在于“仁”,修德行义都来源于对“仁”追求.

  • 标签: 生死 祸福
  • 简介:在现代国家法治化进程中,公民服从法律一项政治义务,而不是单纯法律义务。公民不是简单地服从法律,而是能独立运用自己理性辨认确认法律正当性,在服从法律过程中推进法治健全与完善。因此,在现代国家推进法治发展过程中,作为公民政治义务,公民对法律服从至少需要思考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公民自愿性,如何提升公民守法意识;其二法律正当性,即法律必须正当,符合正义要求。

  • 标签: 法律服从 自愿性 法律正义
  • 简介:信任问题学术界研究理论热点之一。不同学科从不同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但依然有深化提升空间。从哲学视角研究信任问题,除了当前伦理学维度之外,还可以从人学维度出发围绕利益、自由责任等范畴进行探讨;从价值论维度研究信任本身蕴含价值观念价值原则。其核心问题社会生活中值得信任行为品性,即交往实践中自由责任问题。

  • 标签: 信任 哲学视角 自由与责任
  • 简介:作为一个伦理政治问题雾霾治理所关注核心问题:面对共同环境危机不同个人利益诉求,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正义原则来界定各种环境参与者所应承担治理义务,并决定不同环境治理参与者应当承担多少减排责任受到多大程度权利限制。人们试图运用污染者付费、获利者付费、人均平等责任等原则来决定谁该承担治理雾霾成本。但这些原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这篇文章尝试提出一种基于机会成本平等家务负担原则,为分配雾霾治理成本提供一个不同版本方案。

  • 标签: 雾霾治理 责任原则 负担分担 机会成本
  • 简介:道德能力人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能力,促进人发展重要因素。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对学生道德能力培养,造成道德能力培养中错位缺位现象。主体意识凸显、新交往形式形成及德育不断发展,为道德能力培养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条件。现代德育应面向生活世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结合,以“生成的人”方式培养人,提高学生道德能力。

  • 标签: 道德能力 德育 培养
  • 简介:尊严人之为人基本属性内在价值,它在哲学上具有两个向度,即人尊严一方面簪遍性,这是确保人生存地位基本尊严,人之为人根本标志。作为普遍性的人尊严授予性平等、客观,这是人所兵有的生物性使然。另一方面。人尊严又是独特性我之为我特殊符号,这是由于每个人在后天自我发展中都会凸显个我性.作为独特性的人尊严获得性差异、主观、相对,这是人所区别的社会性使然。作为独特性尊严,既可获得,使之丰厚、高尚,也可丧失,使之薄寡、卑劣。

  • 标签: 人的尊严 向度 普遍性尊严 独特性尊严
  • 简介:<正>古代社会家教凝结了封建社会各种生活准则、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它是家长对子女所进行有关道德、礼节、生活规范教育。历代世家,名门望族统治阶级思想家、文人学者都制订过有利于家门兴盛教子方法,因此它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宣扬统治阶级伦理道德规范。首先,古代家教强调严格遵守封建伦理纲常,“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这“三纲”说做大臣

  • 标签: 统治阶级 子方法 文人学者 颜氏家训 名门望族 伦理道德规范
  • 简介:<正>马克思公平观由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组成。(一)公平物质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具有公允性,即商品生产奉行等价交换原则,其基础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个人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基础就在于物质生产条件以资本地产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生产条件,即劳动力。”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发生

  • 标签: 公平观 马克思 行等价 资本主义社会 全体劳动者 简单商品经济
  • 简介:<正>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当他13岁从中学肄业后,就确定了处世要则57条。其主要摘录如下:1.交友无失敬意.2.不轻侮他人.3.不谄媚他人.4.对待自己宜常快乐.5.遇重要事项,宜出之以真挚.

  • 标签: 华盛顿 少年 中学
  • 简介:康德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即使“人为自然立法”掌握了自然必然性,目的仍然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物质欲求,不可能走出自然王国。由此康德提出实践理性优先于理论理性,强调只有“人为自身立法”实践理性才能够将人从自然王国中拯救出来而走向自由王国。康德这一命题危害,否认人在自然面前拥有自由,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遵循弱肉强食生物法则,道德地对待自然万物在学理上不具有可能性。本研究试图颠覆康德这一命题,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仅拥有本体论自由,而且这一自由还优先于认识论自由实践理性自由。人只有证明自由本真性具有生态性质,即人在自然面前能够拥有本体论自由,才能担保自身从自然王国之中真正解放出来,使保护自然环境伦理行为获得坚实哲学基础正当性理由。

  • 标签: 自由 生态 本真性
  • 简介: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党中央对我国当前国情现实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趋势进行深刻认识把握结果。从我国国情现实来看,30多年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进步,但因此而形成丰硕社会发展成果并没有在国民中间得到很好地共享,贫富悬殊、机会欠均

  • 标签: 伦理基础 道德价值 人类社会 社会资源 社会民众 医学伦理
  • 简介:"忠"孔子道德学说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忠"论述非常全面系统,其中既包括对"忠"学理性探讨,也包括对忠德培育、践行等方法论指导,构成了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完整体系.孔子"忠"具有泛伦理特征,在他看来,"忠"一切人都应具备道德品格,不存在主体上选择性;"忠"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祖国.

  • 标签: 孔子 忠德 伦理定位 主体 客体 培育
  • 简介:校园暴力现象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集体记忆”“同根意识”;二彰显教育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中动义务幸福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 标签: 校园暴力 伦理同一性 任性与冲动 认同感
  • 简介:人类历史充满了暴力,而在当今全球世界,暴力正在日益增长。这意味着,我们文明并没有使我们受到教化。有时候,我们甚至为暴力提供哲学支持。为了制造暴力,我们借助感情、使用侵略性语言、唤醒历史旧伤并努力减少偏见。事实上,压迫者被压迫者都只是普通人。和平使命呼唤一种新思维。它强制我们在我们身上唤醒一种新意识状态。它要求我们创造新讨论主题公众观,并为和平构建一种新哲学理论基础,劝导人们追求和平一种更高动机。为了拥有和平,我们必须建立亚洲仁爱观,以"内在团体忠诚"为基础构建我们对人类关怀,并通过反思从亚洲文化中汲取营养。

  • 标签: 和平 意识 亚洲文化 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