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易感人群对HIV的抵抗力及HIV感染者病情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毒因素,如HIV病毒亚型和病毒载量等,以及宿主因素如接触途径、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等。至今很少有人关注固有免疫在预防HIV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但最近许多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自然杀伤细胞、IL-22,急性期淀粉样蛋白A和APOBEC3G等在抗HIV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这些因子将揭示HIV病毒的发病机制,并有助于研发治疗这一类顽疾的新疗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由医务人员开展常规咨询检测HI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到我院消化、感染性疾病、性病、产科、妇科门诊常规主动咨询检测人员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学资料,记录咨询者的求询原因、诊断情况。结果20-39岁人员占82.94%,由于不洁性接触的患者咨询的患者最多(33.26%),其次是孕产前检查咨询人员占(32.01%),经确证HIV感染的患者共有15例,艾滋病发病患者6例,占总人数的0.8%,且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7,P<0.05)。结论不洁性行为、静脉吸毒是引起HIV传播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杜绝HIV病毒的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输注HIV感染者血液传播HIV的机率及其对艾滋病防治和研究的意义。方法对某医院26名接受HIV阳性供血员血液的患者进行随访及HIV和HCV筛查。结果1995年8月8日至1996年12月27日在该医院输注某HIV感染者全血的26名患者中8人已死亡,2人失访,在筛查的16名受血者中,15人抗-HIV阳性,14人抗-HCV阳性,接受输血后,HIV和HCV传播率分别为93.8%和87.5%。1例受血者多次检查抗-HIV均为阴性,HIV-RNA阴性,但抗-HCV阳性,HCV-RNA阳性。被发现的HIV感染者均得到了救助、治疗和培训。结论在血传播为主的艾滋病疫区,对输注未经HIV及HCV检测血液的人群进行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治疗和救助HIV感染者,有利于避免HIV的二次传播。输注HIV感染者血液传播HIV概率很高,但确有个别人不受传染,其机制可能与基因类型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TB/HIV双重感染病例的流行状况,为做好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2010-2012年在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4592例HIV/AIDS者中筛查结核病,共发现确诊63例TB/HIV双重感染病例,并对其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例TB/HIV双重感染病例中,男女之比为3.51,以农民和农民工为主,中小学学历占病例总数的85.7%。HIV感染途径以经血液和性途径为主,两者占病例总数的90.48%。结论加强结防和艾防机构的密切合作机制,共同开展TB/HIV双重感染防治知识宣教、病人双向发现和早期治疗工作,重点关注青壮年中农民、农民工等高危人群,有利于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简介:摘要子宫颈癌是由子宫颈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其中约90%为鳞状细胞癌,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子宫颈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性生活、产次、男方因素、吸烟、避孕方法、免疫因素、种族因素、社会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是子宫颈癌发病最主要原因。近二十年来研究发现,经性传播HPV感染可能是子宫颈癌致病因素之一。HIV感染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HIV合并宫颈癌病例国内已有报道1,但是HIV合并HPV感染致宫颈癌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本院1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