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allstent支架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Wallstent支架植入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2例IVCS患者(排除活动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下肢97例,右下肢12例,双下肢3例;跨关节26例。分为非血栓组(26例)、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组(65例)及慢性血栓组(21例),所有患者术后规则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统计分析术后支架通畅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112例患者中,植入支架149枚。随访(38.4±9.8)个月,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9例。支架一期通畅率92.0%(103/112),其中急性亚急性血栓组92.3%(60/65),慢性血栓组85.7%(18/21),非血栓组96.2%(25/26);支架二期通畅率95.5%(107/112),其中急性亚急性血栓组96.9%(63/65),慢性血栓组85.7%(18/21),非血栓组100 %(26/26)。无支架脱落、植入血管破裂、严重出血等并发症;1例对侧髂静脉继发血栓。结论IVCS应用Wallstent编织支架治疗,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和支架中期通畅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肺动脉联合下腔静脉CT血管成像技术,评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肺栓塞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166例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站式”肺动脉联合下腔静脉CT血管成像。按有无IVCS分为IVCS组(101例)和无IVCS组(65)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左髂总静脉狭窄率,下腔静脉漂浮血栓、盆腔粗大侧支静脉、肺栓塞发生情况,肺动脉栓塞指数,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VCS组肺栓塞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IVCS组与无IVCS组左髂总静脉狭窄率[分别为(68±8)%、(25±14)%,t=-25.300,P<0.001]、下腔静脉漂浮血栓的发生情况[分别为25/101、31/65,χ²=9.310,P=0.002]、下腔静脉漂浮血栓长度[分别为17.2(10.9,27.8)mm,27.4(20.1,55.9)mm,Z=-2.316,P=0.021]、肺栓塞发生情况(分别为43/101、41/65,χ²=6.651,P=0.010)、肺动脉栓塞指数[分别为10.0%(5.0%,17.5%)、22.5%(10.0%,30.0%),Z=-3.49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VCS组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髂总静脉狭窄率[β=-1.964,OR(95%CI)0.140(0.031~0.638),P=0.011]、下腔静脉漂浮血栓[β=1.212,OR(95%CI)3.360(1.566~7.209),P=0.002]是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下腔静脉漂浮血栓对肺动脉栓塞指数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0.352,t=2.410,P=0.021)。结论IVCS并急性左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无IVCS患者,有无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是影响肺栓塞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IVC)在无症状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无血管疾病而行全腹增强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于不同水平面测量髂静脉前后径,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髂静脉受压程度。以受压程度50%为界分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分析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凝血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692例患者纳入该研究,男性351例(50.7%),年龄(38.76±10.90)岁(范围:18~71岁),BMI(22.79±3.72)kg/m2。IVC总体受压百分比中位数为43(19,65)%,不同受压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者74例(10.7%),≥25%且<50%者368例(53.2%),≥50%且<75%者196例(28.3%),≥75%者54例(7.8%)。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相比,性别、年龄、BMI、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髂静脉受压程度≥50%者在无症状人群中较为多见。男性、高龄、肥胖可能与髂静脉受压的发生相关。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1例接受腔内治疗的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20例)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21例)。两组均获30个月以上随访。两组12个月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比4.8%,P>0.05)。但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术后30个月内复发率(60.0%比19.0%)、术后30个月内无复发时间中位数(19.5个月比30.0个月)均优于单纯球囊扩张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疗效良好,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的中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球囊扩张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合并Cockett综合征术后支架闭塞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78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下肢深静脉导管溶栓或者机械吸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3年以上,使用彩超随访支架通畅率。根据支架通畅情况将患者分为试验组(支架闭塞)及对照组(支架通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血栓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短期及中期支架闭塞的高危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支架通畅率为83.7%,体质量指数(OR=1.245,95% CI: 1.097~1.413)、病程>2周(OR=3.899,95% CI: 1.147~13.257)、血栓清除率低(OR=0.238,95% CI: 0.117~0.486)是术后短期支架闭塞的高危因素。3年支架通畅率为75.3%,体质量指数(OR=1.225, 95% CI: 1.076~1.394)、病程>2周(OR=11.777, 95% CI: 2.576~53.832)、肿瘤(OR=4.444,95% CI: 1.153~17.127)、弹力袜治疗(OR=0.332,95% CI: 0.113~0.977)、血栓清除率低(OR=0.184,95% CI: 0.089~0.381)、长段支架(OR=8.427,95% CI: 2.329~30.488)是术后中期支架闭塞的高危因素。结论肥胖、血栓病程>2周、血栓清除率低是支架早期闭塞的高危因素,而肿瘤、未正规压力治疗以及髂股静脉长段支架可能导致支架的中远期通畅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和脉压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武进区65岁及以上健康体检老年人114 2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40 388(35.4%)。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脉压和脉压指数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随脉压水平和脉压指数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代谢综合征的OR值随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增加逐渐升高,与最低四分位比较,脉压在第二、三和四组相关(OR=1.52,95%CI:1.47~1.58;OR=1.89,95%CI:1.82~1.96;OR=2.15,95%CI:2.07~2.23);脉压指数与第二、三和四组相关(OR=1.22,95%CI:1.18~1.26;OR=1.36,95%CI:1.31~1.41;OR=1.47,95%CI:1.42~1.53)。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脉压和脉压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χ2值分别为309.23和57.14,均P<0.01)。结论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相关,且呈现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简介:摘要一名42岁的女性因腰背痛5天伴向右脚放射的烧灼痛,在非工作时间就诊于全科医生。她的体质指数为39 kg/m2,有12年的慢性腰痛病史,左侧大腿间歇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刺痛",不伴尿失禁。经检查,全科医生认为患者的肛门张力和肛周感觉正常,腿部力量、张力、反射和感觉也是正常的。患者接受了镇痛治疗,医生建议如果她出现了双侧坐骨神经痛、大小便失禁或者腿部无力,则需再次复查。3天后,她因马尾综合征入院,并接受手术减压治疗。她的后遗症包括下肢无力、会阴部麻木、性功能丧失以及大小便失禁。
简介:摘要对2019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诊断的1例Gillespie综合征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6月龄,其临床特点为运动智力落后、肌张力低下、双眼畏光、眼球震颤、双眼不能注视及追视物,眼科裂隙灯下检查提示瞳孔固定扩大、双眼虹膜部分缺损、特征性虹膜残丝,基因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患儿ITPR1基因第26内含子存在1个杂合剪接突变c.3256-1G>A,为新发致病性变异,患儿父母该基因位点均未见异常。提示有双眼虹膜部分缺损、运动智力落后及肌张力低下的患儿应考虑Gillespie综合征,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镜像综合征(mirror syndrome)是指继发于胎儿水肿(HF)、胎盘水肿出现的母体水肿,母体水肿的进展与HF、胎盘水肿相关。镜像综合征罕见,其发病率目前尚未知,估算为1/(5 800~10 000)。目前已知包括同种免疫反应及非免疫性因素在内的多种病因,可能引起HF,进而导致母体镜像综合征的发生,但是该病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对于典型的母体镜像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困难,同时发现HF及母体水肿即可被诊断,导致HF及镜像综合征的病因学诊断对于该病的临床处理、判断预后及再发风险评估均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发生镜像综合征孕妇的胎儿预后较差,导致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该病的治疗方案选择,主要取决于导致HF的病因。HF治愈后,母体水肿可随之恢复,而且胎儿存活率也随之升高。母体发生镜像综合征后,若无有效缓解HF的措施,则建议对孕妇尽快终止妊娠。
简介:[摘要]目的 加强对不同类型MRKH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超声诊断的认识。结果 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是双侧副中肾管未发育或其尾端发育停滞而未向下延伸所致的以始基子宫、无阴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 。
简介:摘要报道1例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继发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国内尚无报道。老年女性患者,因"突发颈痛,颈部僵硬,头痛伴发热"就诊,有低钾低镁血症,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寰椎横韧带钙化,基因检测提示SLC12A3纯合突变,诊断为"GS继发CDS",予补钾、补镁及秋水仙碱治疗,患者症状很快完全缓解。GS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继发CDS罕见,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应注意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中开通副肝静脉(AHV)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1例主肝静脉(MHV)梗阻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接受AHV成形术和(或)下腔静脉成形或溶栓术。造影提示AHV直径6~13 mm,AHV与下腔静脉(IVC)远心端角度为(106.9±27.7)°,AHV开口于IVC右侧者占57.1%,前壁9.5%,左侧壁1.4%。所有患者的技术成功率100%,13例行AHV球囊扩张者的AHV压力由术前的(41.6±6.4) cm H2O (1 cm H2O=0.098 kPa)降至术后的(22.2±5.5) 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6,P<0.01);IVC溶栓和球囊扩张后,AHV压力从(29.1±3.3) cm H2O降至(19.1±8.8) cm H2O(t=8.136,P<0.01),肝段IVC压力从(25.5±6.1) cm H2O降至(13.8±4.0) cm H2O(t=5.536,P<0.01)。术后6个月患者症状和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血管超声提示AHV和IVC通畅。结论开通AHV有助于缓解肝静脉梗阻BCS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内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