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急救护理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然后采用随机法将这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25例与常规组25例,研究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之后分析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常规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呼救至急救时间、转运至入院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急救护理予以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诊患者 抢救效率 影响 研究
  • 作者: 李大川 吕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7-26
  • 出处:《中西医结合护理》2021年7期
  • 机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610630  
  • 简介:摘要:目的:病人出现心脏骤停时使用心肺复苏治疗方法,观察该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且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患者中心脏骤停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起始时间为2019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3月,分别对观察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其影响治疗效果因素。结果:成人急诊中使用心肺复苏治疗方法,其使用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疾病因素有关系,和抢救时间有关系。本次成人急救心肺复苏中主要有溺水患者,外伤患者、中毒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心脏病患者,治疗有效患者9例,有效率为18.75%,失败患者39例,失败率为81.25%。(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但是急救中成功因素与患者疾病和抢救时间有直接关系。

  • 标签: 院前 心脏骤停患者 心肺复苏 抢救成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分析急救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在我院及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急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由急救人员进行积极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急救处理流程进行,比较两组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最终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患者存活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干预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应当将急救干预推行落实到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中,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溶栓时间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救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以期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质量。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发病后立即接受急救,包括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快速转运、生命体征监测、及时用药等。对照组患者未接受急救。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生存率、致残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1. 生存率: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致残率:实验组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效果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重视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同时,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技能,也是提高院急救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急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抢救效率、纠纷事件、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所用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语言等4方面的总占比为10.00%,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流程、专项护理、有效沟通、护理环境、情绪疏导5项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减少了纠纷事件的产生,整体护理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常规护理 抢救情况 抢救效率 纠纷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急性心梗患者60例(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进行研究,2023年1月至6月急救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2023年7月-12月30例患者急救采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组成对照组、研究组。进行抢救成功率对比。对比抢救用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抢救成功率组间对比更高的一组是研究组(P<0.05)。研究组急救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发病至转运入院时间差均比对照组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一组是研究组(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接受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效果。

  • 标签: 急性心梗 院前急诊急救护理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3—2024.3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进行院急诊护理)和观察组(进行院急诊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的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院前急诊护理 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急救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通过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抢救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评估抢救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这表明急救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研究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院前急救 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护理干预 急救体系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救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9月我院120接诊并送入急诊抢救室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急救护理路径措施,对比两组急救时间相关指标及急救后生命体征情况。结果:研究组急救后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救护理路径可让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得到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广泛推行。

  • 标签: 院前 急救护理路径 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4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急救效率、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诊准备等所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心律失常等4项并发症患者的总占比为4.17%,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秩序等5项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快救治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护理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急救效率 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溯性分析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护理路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结果、抢救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转运成功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928、5.140、6.346,P<0.05)。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反应时间、急诊室救治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7、6.406、13.295,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急救护理路径,因此急救护理路径应该得到大范围推广,以抢救更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抢救结果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从2020年5月到2023年2月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9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前后护理的效果对比。结果:经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在护理后的效果更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均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窒息以及MODS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上,可以缩短术前的准备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窒息发生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值得在之后的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 院前急救护理,创伤性休克,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救护理这一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工作中可获得的效果。方法:回顾在2022.04-2024.04这段时间内于我院抢救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中选定72例以完成对比研究,以护理模式的不同作为分组的标准,记录下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36例)在急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上与观察组(急救护理/36例)之间的差异。结果:包括急诊接诊在内的多个抢救环节用时均有显著的组间差异且观察组更短,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但发生率于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建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院急救护理,可缩短整体急救时间并预防并发症出现。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入的5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入院),抽签后获取2个皆是26例的小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急救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更高,抢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经过急救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效率及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的认可度高。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7月本急诊接收的6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将家属送往医院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我院120救护车接诊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急救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与抢救介入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性。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 影响
  • 简介:摘要: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总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成功率、死亡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抢救的效率,让患者的存活率大幅度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存活率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是呼吸道衰竭及呼吸停止等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建立人工通气的可靠途径,方法:常规气管插管,防止插管过程的并发症,加强呼吸道湿化的吸痰,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结而阻塞气道,控制感染。

  • 标签: 气管插管 急救治疗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救护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救护理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院急救成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住院费用,对提高院救护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救护效果 管理 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