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00例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W对患者进行Brunnstrom分级评价,了解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W后患者的Brunnstrom分级多数得到提高,有效率为92.0%。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康复 护理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者偏瘫肢体良肢位摆放的执行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患肢残障程度。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为“提高患者偏瘫肢体良肢位摆放的执行率”,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遵循PDCA循环进行实施,最终得出结论。结果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良肢位摆放的执行率由活动前的52.5%提高到活动后的76.79%,(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偏瘫肢体良肢位摆放的执行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良肢位摆放的执行率 卒中偏瘫患者
  • 简介:后抑郁为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精神及神经功能恢复,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消极影响。后抑郁与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近年来研究证实小血管病变同样与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小血管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它不仅是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会加重后抑郁的严重程度。本文对小血管病与后抑郁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脑小血管病 脑白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康复治疗家庭病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78例家庭病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r评分、Berg评分、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康复治疗家庭病床脑卒中,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要求实施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1W、2W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分和比较。结果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缓解PSD患者的抑郁程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动态监测在脑梗塞后偏瘫行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梗塞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下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脉冲联合康复治疗,治疗过程均行肌电图仪持续监测,分析相应神经在刺激前后的电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桡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3.93±3.92)m/s,明显快于治疗前,并快于对照组(47.31±3.91)m/s,其组内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54.08±3.71)m/s,明显快于治疗前,并快于对照组(46.09±4.12)m/s,p<0.05;观察组尺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4.38±3.69)m/s,明显快于治疗前,并快于对照组(47.47±4.26)m/s;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电位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增大,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肌电图仪定位定量下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后偏瘫患者,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肌电图 脑梗塞 偏瘫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的病情对护理者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挑选112名直接照顾患者并愿意参与研究的护理者,通过改良护理者压力量表(MCSI)进行评估。结果112名护理者,12名不符合要求。大多数护理者的年龄在30-39岁(48%)且为男性(70%)。男性护理者,大多数为儿子。男性护理者没有护理陪护者。压力评分的平均分为13.8。性别、年龄、夫妻关系及照顾时间并没有对护理者的压力造成很大的影响(P=0.64,0.848,0.839,0.110)。男性护理者在情绪调节方面有更大的挑战(p=0.0075)。单身护理者在人生计划上的变化巨大(p=0.014),已婚的护理者更加包容患者(p=0.0425)。照顾时间的延长减轻护理者的睡眠障碍(p=0.026)、身体健康(p=0.05)、时间需求(p=0.044)。年迈的护理者会感到力不从心。结论发现评估护理者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预防护理者紧张的干预措施,对于维持护理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卒中患者,护理者,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可续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多科学干预护理,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办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40d后两组患者Berthel评分指数、Fugl-Meye运动功能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科学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全球每年有约6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脑部疟疾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科学家称,脑疟患者都有脑肿大的症状出现,这应该是他们的主要死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进行早期干预明显减轻了肩痛并有效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早期干预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将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率达62%,坐位、站位85%达到平衡。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以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6月至2014年06月期间所诊治的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诊治、护理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及护理,本组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例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1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病风险,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偏瘫 综合护理 体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7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活动功能,降低残疾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76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仪及心理护理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采用Fugl-Meyer(FMA)评定法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生活自理。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I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 简介:为促进中脑血流与代谢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定于2016年2月26日至28日在石家庄召开中国中学会血流与代谢分会首届学术年会。

  • 标签: 学术年会 脑血流 代谢 卒中 学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