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的呼吸机管路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中气道加温加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应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普通呼吸机治疗,研究组将改良的呼吸机管路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中气道加温加湿的临床中应用。结果 研究组的各项生命指标和气道加温加湿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且p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机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机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机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机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寻求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的最佳更换时间,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选取机械通气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每7d和每3d更换呼吸机管道,两组患者每周行3次痰液培养,1次床边胸片,观察4周内有无VAP发生。结果:经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延长管在实施开放式吸痰时需要断开延长管与气管导管的连接,在正压作用下就会导致呼吸机管路内含致病微生物的冷凝水喷溅,部分会形成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污染空气,增加交叉感染及操作者受污染的风险,同时呼吸机会发出相应的报警声,造成噪音污染。基于以上因素,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联合设计了一种呼吸机管路延长管,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476518.X)。该装置由主管路、第一管套、第二管套、阀体、控制杆及轴套等组成,既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又能减少噪音污染,降低噪音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负面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的消毒及更换频率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内收入的 56例患者,时间: 2016年 11月至 2019年 3月,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 2组(比对组、研究组),每组收入 28例, 2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呼吸机消毒频率,比较最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组患者呼吸机管路不同部位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 VAP发病率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显著低于比对组, P< 0.05。结论:对于 ICU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呼吸机管路 1次 /d,间隔 3d更换的消毒频率,其效果较为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改良体位组(50例)和半坐卧位组(50例),改良体位组取变换体位,即左侧30。一45。---半卧---右侧30。一45。,左、右侧卧时床头仍抬高30。,1~2h变换体位1次。半坐卧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床头抬高40。—45。,1~2h变换体位1次。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脱机成功率。结果改良体位组VAP发生率为22%,半坐卧位组为72%。改良体位组明显优于半坐卧位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56,P<0.05)。改良体位组VAP发生时间为(6.1±1.0)d,半坐卧位组为(3.3±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486,P<0.05)。改良体位组脱机成功率为70%,明显高于半坐卧位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体位有利于减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