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危重症护理"现场教学的效果。方法在2005级护理本科生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对"危重症护理"相关内容采用重症监护室(intensiuecareunit,ICU)现场教学形式,具体教学方法包括集中授课、跟班学习、床旁示教学习、小组护理查房等,学习结束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课程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结果21名学生的考核总分为(92.1±3.91)分,最高为97.7分,最低为82.7分,及格率为100%;所有学生均对ICU现场教学的总体安排、排班安排、学习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和总体收获表示比较满意,并认为ICU现场教学能较好地提供动手机会,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专业情感的养成。结论现场教学形式在护理本科ICU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临床思维和反应能力、激发专业情感,但教学实践中需注意严格把握各环节质量,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人文素养教育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 44例护理学生(包括轮转生、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护理学生,对照组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素养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学生的学习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将人文素养教育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显著,护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较高,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学生的学习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动机导向性线上教学方式分析,验证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动机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级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抽取2个班级各40名学生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1个班级选择常规线上教学,作为对照组。1个班级选择动机导向性线上教学,作为观察组。比较教学效果,以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生满意度指标进行验证。结果:学习成绩方面,统计了分组学生的平时成绩与理论成绩评分,都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动机方面,统计了教学后的注意力、自信度、相关性,都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方式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动机导向性线上教学的整体效果更为突出,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调动学习动机等方面,学生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在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 年 6 月,结束时间为 2020 年 6 月,研究期间选择本校护理学生共计 60 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分析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有 30 例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同样有 30 名学生。两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是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使用翻转课堂模式;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模式后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结果,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学生其无论是实验操作成绩,还是理论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 93.33% )相对于对照组( 73.33% )较高,相比之下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探究SSP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生74人,按照教学手段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两组,SSP(观察),常规教学(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对比DREEM评分,观察组学习知觉、教师知觉、学术知觉、环境知觉、社交知觉为(35.69±1.15)、(21.58±1.69)、(26.67±2.36)、(33.79±1.32)、(22.83±2.13),对照组为(29.36±1.28)、(16.39±1.15)、(20.37±2.31)、(25.96±2.38)、(15.69±2.25),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探究SSP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生74人,按照教学手段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两组,SSP(观察),常规教学(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对比DREEM评分,观察组学习知觉、教师知觉、学术知觉、环境知觉、社交知觉为(35.69±1.15)、(21.58±1.69)、(26.67±2.36)、(33.79±1.32)、(22.83±2.13),对照组为(29.36±1.28)、(16.39±1.15)、(20.37±2.31)、(25.96±2.38)、(15.69±2.25),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探究SSP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生74人,按照教学手段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两组,SSP(观察),常规教学(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对比DREEM评分,观察组学习知觉、教师知觉、学术知觉、环境知觉、社交知觉为(35.69±1.15)、(21.58±1.69)、(26.67±2.36)、(33.79±1.32)、(22.83±2.13),对照组为(29.36±1.28)、(16.39±1.15)、(20.37±2.31)、(25.96±2.38)、(15.69±2.25),差异P
简介:摘 要 目的 本文旨在对学生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学习中融入课程思政路径的探究。方法 教师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及现代化技术设疑并融入思政元素,学生思考答疑并解决问题。 结论 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适当地运用课程思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