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内容摘要:地铁车站设备区砌筑墙通过增设圈梁、过梁、构造柱等措施保证砌筑墙稳定性要求。各线根据层高采用墙厚的标准未统一,但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取值,使部分车站砌体墙设计过于饱和而造成经济浪费或不满足高厚比要求为施工、运营带来风险。本文以成都地铁 8号线顺风站为例,基于砌体墙高厚比的验算结构,对比分析不同砌体墙厚的经济及安全性,以达到优化砌体厚度、节约投资等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大型高炉在高煤比生产运行状态下,煤粉喷吹的稳定性对维持高炉稳定顺行尤为重要。宝钢湛江钢铁公司 2座 5050 m³高炉,长期 维持 175-190kg/t 高煤比,针对高炉煤粉喷吹过程中喷吹量不稳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通过改造喷煤设备、改进喷吹过程控制、调整喷吹工艺参数、强化标准作业等措施,使喷煤稳定性明显提高,为高炉稳定顺行和高煤比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简介:[摘要] 对于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零部件而言,由于胶结的质量以及性能退化不易控制,目前主要使用的还是机械连接或者机械连接与胶结的混合连接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主要使用的连接件刚度计算方法,并将各种工程计算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了更适合工程使用的复合材料机械连接件刚度计算方法。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传统能源越来越少,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太阳能作为可在生资源,能够为生活的发展带来持续动力。现在进入商业化的太阳能发电就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产品有三种应用,分别为没有电的地方供电、制作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并网发电。同时,由于典型居民负荷与光伏出力的高峰时段往往不匹配,造成配电网在强光照时段容易出现功率倒送引发电压越上限风险,而负荷高峰时段又容易面临电压越下限风险,还会增加线路网损,影响到光伏及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区域电网内光伏电力高占比时电网过压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应对骨折内固定个性化刚度需求。方法运用三维建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桡骨远端骨折模型和常规钢板的模型构建,基于初始有限元分析结果,以轴向刚度下调33.33%且保留扭转刚度的90.00%以上作为优化目标,对常规钢板进行拓扑优化和重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对比常规钢板和优化钢板在轴向压缩和扭转工况下的内固定刚度和产生的骨折区应变。结果所获得的优化钢板轴向刚度为636.5 N/mm,下调幅度为19.7%,基本接近既定的目标刚度,优化后的扭转刚度为634.12 Nmm/°,下调幅度为8.8%,并未超出既定的目标限值;而骨折区应变变化方面,轴向应变相比切向应变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增加趋势,与刚度调控效果基本一致。结论通过拓扑优化的方法从钢板结构层面进行重设计,可实现骨折愈合的个性化内固定刚度调控。
简介:摘要: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提高电池比能量和安全性是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动力电池的单体比能量要求达到 200瓦时 /公斤, 2020年达到 300瓦时 /公斤。当前动力电池以磷酸铁锂为主导,能量密度仅有 120瓦时 /公斤,远达不到该要求。而三元材料的理论能量密度接近 300瓦时 /公斤,目前实际能量密度发挥将近 200瓦时 /公斤,成为当前正极材料的优选。随后工信部又规定,物流车电子包的整包质量不能超过整车质量的 25%,三元材料体系由于其可塑性强、能源密度高,也就是轻量化决定了三元材料必将成为后续动力电池主流材料。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高速动车组发展迅速,不同类型的动车组的主体结构大不相同,本文总结出动车组车体结构的特点 ;某动车组车体结构刚度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 8. 15%,验证了车体刚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研究车体主结构开口 (门口、窗口、空调口 )和支撑位置对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封堵四个侧门口后的车体相当弯曲刚度提高 56%;封堵空调孔后车体相当扭转刚度提高 20. 36%;侧门中心线与车体支撑位置中心一致时可提高底架边梁中心的垂向位移 2. 2836mm;三种不同吊装方式的动车组在超员状态下的垂向刚度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混合吊装方式对整备状态车体一阶垂向弯曲频率影响最小,底架边梁悬挂方式对车体垂向刚度的影响最小.
简介:【摘要】 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须重视外因“荷载”,而更要掌控好结构内因“刚度”。前者所导致的力的平衡、结构变形协调、结构内力都是通过后者的绝对刚度、线刚度、构件之间的相对刚度来体现的。通过举例,分析刚度理论在整体结构、单一构件中的体现,从中折射出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 : 随着城市生态化的趋势的需求日益增加,“海绵城市”应运而生,海绵城市的构建通过 透水性混凝土材料来构筑 ,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一定的透水性。混凝土的水灰比、集灰比是决定透水混凝土强度、透水性的关键性因素,为生产满足透水要求和强度要求的混凝土,我们通过试验研究各项配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透水混凝土的制作提供相关借鉴经验 。
简介:【摘要】在新课改的课程基本理念里有这么一句话,“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的引导教学,学生能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学了多少,教师也清楚。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与学生必须互动交流。但是互动的目的不仅仅止于此,它能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的能力。好的互动还能产生愉悦感,让大家不知不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