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是人们消暑的良友,又是很好的工艺美术品和戏剧舞蹈的重要道具。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扇面题诗的传统,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下诸如《北风诗》。《冰雪词》之类凉飕飕的文字。据说暑天展读,能收到“吟诗自凉”的效果。1900年前,宫廷女诗人班婕好失宠于汉成帝,她托词于纨扇,写下了动人的《怨歌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衣,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夺炎热。弃捐笥中,恩情中道绝。”字里行间,以扇喻人,借题发挥。不但留下了“秋扇见捐”的典故,而且把当时纨扇的质地,色泽和形状描绘得既具体又形象,堪称题扇诗的代表作。魏晋以后,出现了大量写
简介:本文对中的六首诗提出新的阐释:写妻子与丈夫团聚时希望他不要再离开自己,为了强调这一点她特别提到过去一个王室成员时自己的骚扰,但被自己机智地打发走了;是一位青年男子在过去的恋人出嫁时所唱的哀歌;<(鄌)风·蝃(虫东)>的主旨决非"刺奔女",而是男方家长指责女方家长将女儿另嫁他人,背弃了过去的约定;是一首失恋者的哀歌,他的心上人已远嫁他乡;写少女在恋爱中畏惧外来压力,实行自我压抑,她是一个恶性自律的弱者;描写一次约会,一方先到,他几乎等了一夜.
简介:佯谬:异常搭配·荒诞·黑色幽默佯谬(paradox)原是形式逻辑术语,又称为悖论,即似非而是的论点。意指“一种表面上自相矛盾,但实质上却正确无误的表达”。这一术语的当代性在于“偏离因果式的思想而转向接受矛盾和对立面的二十世纪哲学运动,似乎非常准确地反映在当今文学里对悖论的批评性运用中①。”佯缪在诗歌中运用的特征是因果链被切断,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并非语序上的因果,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性推论,而是以反常的方式将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与感觉嫁接在一起,但它却是以心理真实为依据。诗歌中的佯谬有着不同的层次,通常心理学家所说的联觉就属于较浅层次。所谓联觉,就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或挪移的特殊形式,故又
简介:合观苏诗诗题(1),既有时间前后相续、叙事连贯的日记特征,又有行程纪事上前后勾连、人文图景色彩浓厚的行记特性,二者影响着诗歌结构布局,只有合观诗作,才能体会作者之意。从诗题角度观照苏诗,诗人立题方式与其"他日寻绎""使观者了然"的创作意图相契合,而且日记体诗题与日记文体特征、叙事类型的相似,显示出日记文体在诗题上的渗透,但不同于宋初日记私人情感表达的隐晦性,日记体诗题往往是诗人缘事而发的依据,情感表达具有公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