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于烧伤后重度颈部瘢痕挛缩病人手术整复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是否满意。手术方法对2001年0月至2010年5月共18例烧伤后重度颈部瘢痕挛缩根据瘢痕周围组织及挛缩程度分别在全麻下行颈区软组织扩张皮瓣及带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进行手术修复成形。结果18例病人无论选用颈区人组织扩张皮瓣修复还是选用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修复均获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结论烧伤后颈部重度瘢痕挛缩行颈区扩张皮瓣及带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修复成形,均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对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张口困难和颈部活动受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38例,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制订早期功能锻炼路径表,观察组病人每个阶段均进行相应功能锻炼,分析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病人均得到随访,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7.7%)和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0.7%、38.9%),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可信度检验,Cronbach’ɑ=0.82,结构效度为0.71,观察组病人对医疗护理满意度(92.54分±7.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64分±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开展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改善病人颈部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3例面颈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应用护理预案,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22/23),护理满意率100.00%(23/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1/23),仅出现1例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8.3±1.4)d,初步分类分区救治到护理计划落实时间(12.3±3.2)min,烧伤患者入院到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时间(15.3±3.2)min,建立呼吸通道时间(2.3±1.1)d,行初期创面护理时间(21.3±8.2)min。结论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保证了临床疗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颈部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面颈部烧伤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病情,并进行合理的体位护理、创面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有19例存在呼吸道梗阻的危险,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16例头皮烧伤患者,均没有发生感染,有8例头皮治愈后,取用头皮对全身创面进行移植,平均每人取用头皮5.5次,有效促进了患者全身创面愈合;有31例眼部烧伤患者中,3例发生角膜感染,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均已康复;有12例耳部发生烧伤,均痊愈。结论对面颈部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患者康复,而且对提升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体会。 方法: 选取 2012 年 2 月~ 2015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23 例面颈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应用护理预案,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 2 3 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 5.65 % ( 2 2/ 2 3 ),护理满意率 100.00% ( 2 3/ 2 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5 % ( 1/ 2 3 ),仅出现 1 例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 8.3±1.4 ) d ,初步分类分区救治到护理计划落实时间( 12.3±3.2 ) min ,烧伤患者入院到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时间( 15.3±3.2 ) min , 建立呼吸通道时间 ( 2.3±1.1 ) d ,行初期创面护理时间( 21.3±8.2 ) min 。结论: 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保证了临床疗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心护理干预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展开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我院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共抽选56例,研究项目立项、终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1月、2021年1月,将组别设置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8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烧伤瘢痕恢复情况以及情绪质量改善。结果:研究组患者烧伤瘢痕恢复占轻度人数更多,患者情绪质量参数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术后护理期间,采取精心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恢复能力,降低创伤影响有积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方法。方法对4例面部深度烧伤患者采取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I期移植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效果。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4例患者,皮瓣最大面积12cm×9cm,最小4cmZ5em。所有皮瓣均成活。结论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不带知名血管,打破带蒂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窄蒂移转方便,皮瓣供血良好,厚薄适宜,且与面部色泽协调一致,功能和外形良好,修复后外形满意,是修复面部深度烧伤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男性患儿,年龄4~12岁,其中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为Ⅱ度者10例、Ⅲ度者8例,均应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于额顶部埋置1个额定容量为300~500 mL的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扩张时间为4~6个月,总注射生理盐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1~3.0倍。Ⅱ期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皮瓣转移,其中皮瓣面积为18 cm×9 cm~23 cm×13 cm,瘢痕切除、挛缩松懈后继发创面面积为16 cm×8 cm~21 cm×11 cm。3~4周后行Ⅲ期皮瓣断蒂及蒂部复位。记录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量,皮瓣血管蒂类型,Ⅱ期术后皮瓣存活及瘢痕整复情况。测量术前、术后1年颈部活动度和颈颏角,随访术后颈部外观、供受区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3期手术,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为300 mL者6例、400 mL者9例、500 mL者3例,注射生理盐水量630~1 500 mL。13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双蒂、5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单蒂。17例患儿皮瓣全部存活,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后继发创面均一次性整复;1例患儿单蒂皮瓣Ⅱ期术后远端血运欠佳,坏死长度约2.5 cm,术后10 d去除远端坏死组织,重新调整皮瓣位置后创面完全封闭。术后随访6个月~3年,18例患儿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得到矫正且未复发,皮瓣不臃肿、质地柔软,颏颈外观良好,术后1年颈部前屈活动度、后屈活动度、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和颈颏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43.10、22.64、27.96、20.59、88.42,P<0.01)。额部供瓣区切口位于发际线内,瘢痕轻微且隐蔽。扩张器置入部位未观察到颅骨凹陷等并发症,患儿家属对整复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额顶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能够明显改善颈部外观和功能,术后瘢痕挛缩不易复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整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颈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及切开指征。方法:选择85例头颈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情况分成预防性气管切开与紧急气管切开,比较气管切开手术时间、手术指征。结果:接受预防性气管切开35例,接受紧急气管切开50例,预防性气管切开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占82.86%,紧急气管切开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占50.00%,预防性气管切开平均手术时间较紧急气管切开时间短。结论:中重度头颈部大面积烧伤需尽早实施预防性气管切开,而对未实施预防性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内是否有大量黏稠分泌物,且观察口鼻内有无大量血性分泌物,对出现鱼嘴状口唇、颈部焦痂形成需考虑做气管切开处理。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3月期间收治的 80例颈部 瘢痕挛缩 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 40例患者进行颈部烧伤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 40例患者按照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同时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 6个月颈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 6个月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的颈部功能,提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