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其住院的奇偶数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其临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CD检测颈内动脉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后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颈内动脉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45例为探究对象,分为探究组,另外将45例颈内动脉外段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双侧大脑动脉、前侧、后侧大脑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血管的搏动指数,判断侧支循环开放类型。结果:与健侧相比,颈内动脉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血流参数明显改变,PSV和PI值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内动脉颅外段 重度狭窄 闭塞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分叉水平及外段颈内动脉形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行颈动脉DSA和彩超检查的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检查数据,其中男154例,女32例,年龄36~84(66±8)岁。分析颈动脉分叉位置对应颈椎水平、颈动脉分叉位置至下颌角距离,以及分叉高低与颈长的相关性,统计颈动脉扭曲的发生率。结果DSA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水平最常位于C3水平,占37.3%(56/150),右侧最常位于C3~C4水平,占33.6%(42/125)。最高位于左侧C2、右侧C2~C3水平;双侧最低均位于C5水平。左侧颈动脉高分叉(C3及以上)发生率为46%(69/150),高于右侧的21.6%(27/125)(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高分叉发生率分别为33.2%(76/229)、43.5%(2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为(3.0±1.3)cm,小于右侧的(3.4±1.2)cm(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分别为(3.2±1. 2)、(3.3±1.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颈动脉分叉水平与颈长无相关性(右侧:r=0.02,P=0.091;左侧:r=0.01,P=0.927)。女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28.1%(9/32),男性为15.6%(24/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高分叉组右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59.3%(16/27),高于非高分叉组的3.1%(3/98)(P<0.001);高分叉组左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30.4%(21/69),高于非高分叉组的2.5%(2/81)(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左侧颈动脉分叉位置高于右侧,颈动脉高分叉患者更容易合并颈动脉扭曲。术前彩超结合DSA检查能够评估外段动脉的扭曲程度,以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颈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分叉 颈椎水平 扭曲
  • 作者: 崔晓丽,田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 第3期
  • 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 简介:动脉是一种较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在临床中,主动脉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其容易被误诊属性,主动脉疾病需要在临床中予以甄别,通过精准的科学甄别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主动脉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治疗效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对主动脉的治疗优势在于控制基础疾病、Stanford B型主动脉的治疗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调理。基于此,本文筛选了中医诊治主动脉的相关文献,从中医诊断、防治、术后调理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双支架后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内破裂椎动脉动脉瘤(VAD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20年3月采用双支架后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7例内破裂VADAs患者(17个动脉瘤),术后即刻行DSA检查评估VADAs的栓塞程度,随访结束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DSA检查判断动脉瘤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8例,部分栓塞3例;2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出现神经麻痹症状。15例患者术后随访5~24个月,预后良好14例,预后不良1例;11例患者完成DSA随访,其中8例VADAs完全愈合,2例稳定,1例复发。结论双支架后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内破裂VADAs安全、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双支架后释放技术 血管内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早期诊断中改良AAD风险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主诉胸背部疼痛患者162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以是否确诊为AAD分为对照组(非AAD,n=120)和观察组(AAD,n=4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所有资料后,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根据OR值的大小进行评分表的建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对改良AAD风险评分预测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家族史、突发剧烈胸背部持续疼痛、双侧血压不对称、高血压、超声异常以及D-二聚体是诊断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值=7.84、6.96、7.04、11.38、7.12、8.15、15.07、9.11,均P < 0.05);以总分5分为预测标准,获得预测AAD发生的特异度为84.94%,敏感度为95.43%。改良AAD风险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9。结论改良AAD风险评分能够方便快捷地对AAD的发生进行预测,且预测价值较高。该研究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 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 血压 胸痛 早期诊断 多因素分析 D-二聚体 受试者工作曲线
  • 简介:摘要主动脉是一种常见的起病急、进展快、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严重、手术病死率高的心血管外科急症。Stanford分型较常用,而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占所有主动脉的70%~75%,主动脉破口可位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也可位于降主动脉,同时夹层也可累及主动脉弓以及降主动脉。1838年,Penneck报道了第1例主动脉,至今已过了一百余年。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主动脉的诊断、治疗水平逐渐提升,主动脉的病死率在治疗后较未经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多年来,各种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的方式也层出不穷,本文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的治疗方式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科手术 介入手术 杂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A型主动脉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32例A型主动脉手术患者(其中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子术19例、Bentall+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子术12例),1例在手术台上分离瘤子时抢救无效死亡。结果:31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压疮、术后无感染。术后死亡2例,29例治愈后出院。结论:A型主动脉的手术有着很高手术风险,加强A型主动脉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A型主动脉夹层 人工血管置换 术中支架系统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主动脉的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检查(CTA)扫描技术应用价值,探究主动脉鉴别可用技术。方法 纳入我院39例疑似主动脉患者,收治于2021年3月10日~2022年5月30日,所有患者均行CTA 扫描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A诊断效能、影像表现。结果 CTA 诊断主动脉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结论 主动脉采用先CTA 扫描技术价值较高,可清晰获取患者血管结构影像,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比较高,可推广。

  • 标签: CTA 扫描 主动脉夹层 特异度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底手术中颈内动脉支架的应用经验,明确颈内动脉支架在底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22例置入颈内动脉支架的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左侧5例,右侧16例,双侧1例;年龄33~75岁;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4例,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1例,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1例,鼻咽癌放疗后16例。结果22例患者术前根据CT血管造影(CTA)、MRI以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评估颈内动脉受侵蚀程度,发现所有患者的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受累,遂于术前置入颈内动脉支架。术中发现肿瘤组织不同程度地包绕颈内动脉,所有患者的肿瘤均全切或次全切除,且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个月~2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自发性出血、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颈内动脉支架段狭窄或闭塞。结论对于底肿瘤患者,术前影像学提示颈内动脉受累节段局限,术前放置颈内动脉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底肿瘤 耳鼻喉外科手术 血管支架 颈内动脉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 简介:摘要自发性冠状动脉(SCAD)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SCAD主要发生在中青年女性,病因尚不清楚,其典型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低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患者。近年来伴随冠状动脉造影和高分辨冠状动脉腔内成像应用的增加,SCAD的诊断和研究数量激增,极大提高了对SCAD认识。该文综述了SCAD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主动脉(AD)是一种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的大血管疾病,目前对AD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AD实验模型主要分为在体模型和离体模型两大类:在体模型主要通过化学物质或药物诱导、转基因方式建模和手术(开放手术或腔内手术)诱导,离体模型是指在体外模拟AD的形成。本文就目前报道的AD实验模型的各种建模方式作简要综述。

  • 标签: 主动脉 动脉瘤,夹层 实验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T影像诊断主动脉的效果。方法 将50例主动脉患者分别采取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将彩超检查设为对照组,将多层螺旋CT检查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确诊率、破口检出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确诊率,观察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 < 0.05);对比两组的破口率,观察组检出率48%、对照组为44%,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都可以用于主动脉,但多层螺旋CT检查效果更好,要作为主要检查方法。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 彩超诊断
  • 简介:【摘要】主动脉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之一,为危重心血管疾病,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予以及时治疗。目前,临床可结合主动脉患者分型、病情等予以其药物、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本文主要总结主动脉的治疗方法等,以供参考。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检查诊断椎动脉的价值。方法 对30例椎动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超声影像学特征的改变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壁内血肿型患者,10例双腔型,患侧部位的原始管腔宽度显著增加,真腔内径减小,搏动指数与峰值流速显著高于健侧(P

  • 标签: 血管超声 椎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护理在紧急主动脉动脉瘤的实施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紧急主动脉动脉瘤手术的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中,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紧急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紧急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