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eICAD)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4例eICAD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或血管内支架治疗。结果出院后随访6个月,1例在药物治疗2周后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无再发脑缺血事件;其余3例随访期内未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1例血管闭塞的患者,经双抗治疗后,血管再通;2例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经双抗治疗后,血管狭窄明显减轻;1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血管内支架治疗患者,血管恢复通畅,无残余狭窄。发生脑卒中的3例患者,改良Rankin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eICAD的治疗,可以选择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对有新发脑缺血事件的病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简介:目的报告1例儿童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梭形动脉瘤的诊治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儿女性,13岁,以“左颈部搏动性包块1年,突然增大2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无颈部外伤、感染病史。入院查体:左颈部近下颌角处可见一3.5cm×6cm包块,随脉搏搏动,听诊无血管杂音。DSA、CTA检查示左颈内动脉起始段至近颅底处呈囊袋状扩张,边缘完整。术中见颈内动脉动脉瘤呈梭形,长约6cm,最大径约3cm,将动脉瘤切除后用人工血管(内径6mm)与颈内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架桥保持颈内动脉通畅。结果病理检查见动脉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并粘液变性、玻璃样变性及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钙化。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CTA及彩超检查左颈内动脉形态、走行正常、管腔内血流通畅。结论儿童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十分少见,其常见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及继发于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等,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搏动性包块,可引起脑缺血或动脉瘤破裂致颈部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有切除后用自体或人工血管重建或血管内放置支架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自发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分离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缺血性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组和非缺血性卒中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自发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9例患者,男性14例(35.9%),女性25例(64.1%),年龄(51.51±14.98)岁,其中16例(41.0%)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组存在双腔征和闭塞管腔内膜瓣征(37%对4%;P=0.013)以及具有特异性临床首诊症状(56%对9%;P=0.003)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缺血性卒中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腔征和闭塞管腔内膜瓣征(优势比47.951,95%可信区间26.284~87.478;P<0.001)以及特异性临床首诊症状(优势比19.232,95%可信区间10.695~34.587;P<0.001)与自发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缺血性卒中独立相关。结论双腔征和闭塞管腔内膜瓣征以及特异性临床症状是自发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患者女,55岁,因发现左颈部搏动性包块伴有转颈时疼痛感3d,于2015年6月29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口服硝苯地平控制血压效果满意。体格检查意识清楚,颈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左侧颌下可扪及一搏动性包块,搏动与心律同步,大小约3.0cm×3.0cm,边界清楚,质韧,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共收治17例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接受血管内治疗。3例栓塞动脉瘤的同时闭塞载瘤动脉,14例采用血管内重建技术: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2例单纯多个支架载瘤动脉塑性。术后3个月~1年复查造影。结果17例血管内治疗中手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有15例完全治愈,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例单纯多个支架载瘤动脉塑性病例动脉瘤保持稳定。在平均14.4月中的随访中,所有患者一般状态平稳,没有再出血或梗死。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的。与结构破坏性手术相比,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结构重建性手术: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或多支架血管内治疗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颅内外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及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2019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介入科连续诊治的241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按照夹层部位将患者分为颅外动脉夹层(EAD)组和颅内动脉夹层(IAD)组,241例患者中,EAD组81例,IAD组1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IAD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分较高(P=0.015),头痛(58.8%比37.0%,P<0.001)、夹层动脉瘤(76.3%比38.3%,P<0.001)更常见。而EAD组患者多有头颈部轻微伤病史(11.1%比4.4%,P=0.047)并常累及前循环(77.8%比20.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颈部轻微创伤史(OR=3.53,95%CI 1.04~11.97,P=0.042)、累及前循环(OR=0.09,95%CI 0.05~0.19,P<0.001)、夹层动脉瘤(OR=4.98,95%CI 2.80~8.84,P<0.001)、头痛(OR=2.42,95%CI 1.39~4.20,P=0.002)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NH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AD常累及前循环,既往多合并头颈部轻微伤病史,IAD更易出现头痛症状,更易形成夹层动脉瘤,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较重。
简介: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arterialdissection,CAD)是指头颈部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CAD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外伤、遗传、感染、偏头痛、吸烟、高血压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典型CAD表现为颈痛或头痛、Homer综合症、同侧颅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卒中。影像学检查对CA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常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表现是“线样征”,特征性改变是“内膜瓣”或“双腔征”。CAD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少数患者经抗凝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颈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扩大或夹层所致的高度狭窄进一步加重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Ⅰ级、Ⅳ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Ⅱ级、Ⅲ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94.1%,各分级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Ⅰ级、Ⅱ级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5.6%,对照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80.0%,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瘤(ECA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动脉局部扩张病变,其治疗方式包括颈动脉结扎术、颈动脉包裹术、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及腔内修复动脉瘤术等。2019年8月和10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神经外科收治2例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动脉瘤切除术和手术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瘤(ECA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动脉局部扩张病变,其治疗方式包括颈动脉结扎术、颈动脉包裹术、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及腔内修复动脉瘤术等。2019年8月和10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神经外科收治2例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动脉瘤切除术和手术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支架术后脑血流变化及治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进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颈内动脉颅外段支架置入术后常规护理及个性化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估术前术后的血流速度、脉动指数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速度显著增加,脉动指数下降,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有效评估颈内动脉支架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术后干预显著改善血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