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伍不合理问题,探讨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静脉药物配伍配方20000例,根据用药管理模式分为,A组(常规用药管理)10000例,B组(合理用药干预)10000例,比较配伍不合理问题、配伍质量监控效果。结果:配伍不合理发生率比较,B组[0.08%(8/10000)]低于A组[0.49%(49/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质控效果比较,B组[(97.87±2.27)分]高于A组[(83.24±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伍工作中存在不合理配伍风险,加强用药干预可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配伍事件,促进用药和治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儿科合理用药,研究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儿科接收的100例患儿,采取回顾分析方法调查常用静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情况。结果:呋塞米注射液与注射用西咪替丁配伍禁忌构成比最高,为33.33%,其次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禁忌,构成比为25.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嘱不合理、合并过敏性疾病、药品说明不明确是造成配伍禁忌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普遍存在,必须全面掌握每种药品药理作用,避免出现配伍禁忌,进而提高儿科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阿片类药物配伍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肠道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病人6 556例,分为舒芬太尼混合纳布啡组(SN组)、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组(HN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SN组、HN组和S组药物配置分别为舒芬太尼100 μg+纳布啡40 mg、氢吗啡酮10 mg+纳布啡40 mg、舒芬太尼200 μg,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1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0 min。收集3组病人人口学资料、术后24和48 h时静态和动态镇痛不足(VAS评分≥4分的例数)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结果与S组比较,HN组和SN组术后24和48 h时静态和动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泵用药量降低,HN组术后24 h嗜睡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缩短,SN组术后48 h嗜睡发生率升高(P<0.05);与SN组比较,HN组术后24和48 h时静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升高,动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泵用药量降低,术后24 h嗜睡发生率升高,术后48 h嗜睡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缩短(P<0.05)。结论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优于舒芬太尼混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且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有利于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8月,培养HUVE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样品组,样品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10、20 mg/ml)的石菖蒲、远志或石菖蒲+远志,对HUVECs增殖、相对活率试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减少HUVECs的凋亡[空白组(0.338±0.001),模型组(4.319±0.124),石菖蒲组(2.694±0.561),远志组(2.278±0.914),石菖蒲+远志组(2.250±0.699)];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增加HUVECs周期(S+G2)%;远志、石菖蒲均能使凋亡相关蛋白Bax下调,同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2上调,远志+石菖蒲配伍下对Bax及Bcl-2蛋白的影响优于单味中药石菖蒲、远志。结论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抑制ox-LDL诱导HUVECs损伤,其配伍作用强于单味中药。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自愿终止妊娠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研究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及流产效果。结果 研究组宫缩反应时间、终止妊娠时间、产期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研究组完全流产46例、不完全流产12例,完全流产率76.7%;对照组完全流产32例、不完全流产28例,完全流产率53.3%,两组流产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终止妊娠措施,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为合理使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检索药品说明书、药典、 文献等,并通过试验进行论证。结果:注射用黄芪多糖与颠覆存在配伍禁忌。结论:在使用注射用黄芪多糖输液时不推荐使用碘伏消毒,如必须使用碘伏消毒,消毒后建议使用酒精脱碘后再使用注射用黄芪多糖。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大黄与黄连配伍时主要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中药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评估加样回收率,分析加样回收率,测定主要组分。结果:合并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大黄单煎液、黄连单煎液)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80%,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6%,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24%,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7.59%;合煎液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黄连与大黄)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9.25%,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9%,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96%,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9.51%。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2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高于1:1、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1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2:3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5:9时(P<0.05)。结论:黄连与大黄配伍时,随着黄连剂量的增加,主要组分的相对溶出率逐渐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临床中药剂量状况,通过方剂计量学方法,围绕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规律,为其发展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统计本院1月内中药处方(409方),结合方剂计量学方法,对方剂计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显示临证处方用药计量的特点。结果:分析数据,提示处方中黄芪、川芎、当归、柴胡、白芍、黄芩、金银花、茯苓、党参、丹参、白术、附片、炙甘草等是高频用药;功能以温经止血、行气活血类为多。聚类结果提示,柴胡+黄芩+党参聚为一类,黄芪+川芎+当归+丹参聚为一类,金银花+茯苓+白术+炙甘草聚为一类。结论: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特性,依照中医理论指导,不断创新药物配对方法,可进一步确保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使患者获得最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