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近视进展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纵向调查研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青岛市黄岛区1所小学(3~6年级)和1所中学(7年级、8年级)中的6个年级,其中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个班级,共纳入320名近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先于2018年1月寒假期间完成对所有入选学生裸眼远视力、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睫状肌麻痹验光及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并获取基线数据。再于2019年1月寒假期间再次重复上述检查获取随访数据并通过现场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受检者1年内包括近距离工作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等影响因素的相关信息。采用ANOVA、χ2检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296名(92.5%)学生的完整数据。所有学生随访1年后的近视等效球镜度(SE)增长(-0.56±0.62) D(t=7.71,P<0.001),其中6年级近视进展最快(P<0.001)。各年级男、女生近视进展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近视学生中双亲均近视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单亲近视,双亲均无近视的比例最低(χ2=27.92,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近视进展与双亲近视[OR=1.68,95%可信区间(CI):1.22~2.13,P=0.042]、近距离工作距离<30 cm(OR=1.23,95% CI:1.02~1.59,P<0.001)、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间≥30 min(OR=1.34, 95% CI:1.02~1.61,P=0.021)有相关性;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近视进展仅与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间≥30 min(OR=1.28, 95% CI:1.08~1.68,P=0.042)有相关性。结论:所有受检者随访1年的SE增长为(-0.56±0.62)D。各年级近视进展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规律,其中,6年级(13岁)可能是近视进展速度变慢的一个转折点。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间≥30 min是影响近视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线上学习模式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理工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9年12月1-31日(线上授课前)的视力筛查数据和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1日(线上授课后)视力筛查数据,两组数据均来自淮南地区的中小学校,两组数据以年龄段分组:6~12岁(小学组,n=1 124),> 12~15岁(初中组,n=552),> 15~18岁(高中组,n=554)。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各年龄段在线上授课前后视力的变化。结果线上授课前,近视率为52.70%,其中6~12岁近视率为25.31%,> 12~15岁近视率为71.89%,> 15~18岁近视率为88.34%。线上授课后,近视率为62.40%,其中6~12岁近视率为40.25%,> 12~15岁近视率为78.60%,> 15~18岁近视率为91.88%。线上授课前后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4,P < 0.001)。结论线上学习模式对青少年视力有较大的影响,应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防控力度。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配戴OK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共计5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配戴OK镜(29例),参考组佩戴常规框架眼镜(2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佩戴前裸眼视力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佩戴后,实验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佩戴前角膜屈光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佩戴后,实验组角膜屈光度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配戴OK镜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裸眼视力,降低角膜屈光度。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及其父母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运用中小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和家长生存质量调查表对335例近视患者及其家长(近视组)和110例视力正常者及其家长(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记录患者视力、近视度数等眼部信息及个体和家庭信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的量表得分及个体家庭因素和近视情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近视组儿童青少年视力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得分为95.90±8.37,明显低于对照组(104.59±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P<0.001)。近视组家长生存质量调查表得分为46.85±13.61,对照组得分为60.59±6.5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01)。近视戴镜的儿童青少年生存质量在生理功能维度和情感功能维度得分明显低于近视不戴镜者(t=2.17,P=0.034;t=2.31,P=0.024)。近视戴镜患者的家长生存质量调查表得分明显低于近视不戴镜患者的家长(t=2.56,P=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总收入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生存质量总量表得分的主要因素(b=2.91,t=2.16,P=0.035),家庭年总收入、课外艺术类课时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情感能力维度的主要因素(b=1.66,t=3.39,P=0.001;b=-3.19,t=-2.46,P=0.018),课外文化类课时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功能和身体机能维度得分的主要因素(b=-0.84,t=-2.05,P=0.045)。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及其家长的生存质量明显差于视力正常者,尤其是配戴屈光矫正眼镜者。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关注患儿生存质量可能改善其屈光矫正的合作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医综合疗法应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2年3月期间本院眼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中抽取10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考组(n=50,给予常规眼保健操治疗)和观察组(n=50,给予眼周穴位按摩及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近视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预后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给予眼周穴位按摩及耳穴压豆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参考组的80%,预后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参考组的78%,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周穴位按摩及耳穴压豆治疗应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的视力、值得进一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采用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过程中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集到的被确诊的近视青少年病例,共计100例,将其纳入本次研究中,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干预治疗,分别对治疗的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统计,在采取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显著提高了,经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其视力能够明显得到改善,而且这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较高,一般不会产生并发症,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南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为下阶段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取幼儿园大班到高三共2421名儿童青少年开展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 共检出1250人近视,近视率为51.70%,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12.50%、37.21%、76.21%、86.21%,各学习阶段近视率随年级增加而上升(c2趋势值为493.217,P<0.05)。男生近视率为47.66%,女生近视率为5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9.069,P<0.05)。小学阶段近视率随年级呈上升趋势(c2趋势值为190.122,P<0.05),初中和高中阶段近视率随年级上升趋势不明显(c2趋势值分别为0.033、1.112,P值均>0.05)。轻、中、重度近视分别占71.92%、 23.92%、 4.16%。幼儿园和小学主要以轻度为主,分别占100%、89.01%。初中和高中以轻、中度为主,轻度分别占63.74%、52.89%,中度分别占31.03%、38.67%。小学、初中、高中这3个学习阶段近视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25.140,P<0.05)。结论 南安市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较高,对近视的预防和控制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