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陶渊明的诗在诗歌历史发展中,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部分。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诗歌中所表现的自然,个人的洒脱,性格中的忘我,看似“无意”无华,实则“无意”中蕴含着诗人的坚守、理想、超脱和自然,于“无意写诗”成就“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简介: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个身份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究其原因,这和陶渊明隐逸特殊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出"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与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开辟了一条将隐逸生活艺术化的道路,他将隐逸诗创作与田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诗中少"隐"多"逸",是一种心境旷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简介:柳永有一首写杭州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蛾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一位诗友切磋于我说:《望海潮》上片在“烟柳画桥”的一片承平气象中,插入“怒涛卷霜雪”,“怒”字会否破坏整个“清嘉”的氛围?诗友所提乃诗歌中不同性质的意象即异质意象之间的谐切问题。细按此词,上片起头为“提”,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挈出描写的两个重点:“东南形胜”和“都会繁华”。以下为“承”。“烟柳画桥”三句和“市列珠玑”三句写“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形胜”。这样写,突出了杭州的两个主要特色:地理上有钱塘江之天险,经济上得大都会之富足。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景象,也是诗人着意表述的亮点,统一于赞美杭州之主旨,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