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了解各类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加强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不合理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地发生。

  • 标签: 镇静催眠药 合理用药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术后烦躁不安的镇静镇痛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捆绑制动、肌注氯丙嗪和静脉和静脉泵入曲马多合剂的三种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心电监护和颅内压监护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束带捆绑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波动大,颅内再出血发生率高;肌注氯丙嗪组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致死率为8.57%;曲马多合剂组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变化均无差异,颅内再出血发生率为2.12%。结论静脉泵入曲马多合剂一种比较理想的镇静镇痛方案,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镇痛 镇静 曲马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脑出血患者334例,观察其急性期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等。结果镇静治疗组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镇静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镇静脑出血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镇痛、镇静治疗期间的监测及护理。方法配合镇痛、镇静治疗进行监测与护理。结论除了监测24小时心率、血压、呼吸及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依病情测动脉血气分析外,还要加强基础疾病病情的观察,要定时检查病人的局部和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异常。ICU病人理想的镇静水平是既能保证病人安静入睡又容易被唤醒。使用镇静剂后病人处于被动体位,容易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等。因此,每两小时给病人翻身更换体位,肢体保持功能位,定时放松约束带,检查皮肤情况。

  • 标签: 镇痛 镇静治疗期间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26例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丙泊酚或咪唑安定,严重出现精神障碍是使用氟哌啶醇,间断唤醒的办法控制急性期精神症状。镇静/激动(SAS)评分评判镇静效果。个体化镇静处置措施使其SAS评分稳定至2~4分。结果额叶损伤患者镇静处置以非药物为首选;药物镇静须不得已而为之;动态定时评估镇静效果利于与脑伤恶化意识障碍区别。镇静药物宜选速效、短效药物个体化使用。结论采用间断唤醒镇静办法治疗于额叶损伤急性期精神异常病人,安全性高,预后好。

  • 标签: 额叶损伤 精神异常 镇痛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6例,采用催吐式清水洗胃、输液、利尿、纠酸、吸氧、脱水等并静滴美解眠。治疗组26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mg静注,之后纳洛酮2-4mg加入0.9%氯化钠500mg中静滴。结果,在催醒时间,治疗组显效率61.54%,对照组显效率12.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反应。

  • 标签: 镇静催眠药 急性中毒 纳洛酮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方法配合急救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经常翻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清除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对大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的患者,于急性期过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脏器损害的临床征象,如由肝脏损害引起的黄疸等,应及早作相应的处理。

  • 标签: 镇静 安眠类 药物中毒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中镇静对椎管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椎管内麻醉择期下肢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盐酸右美托咪啶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在椎管内麻醉平面固定、满足手术需要后,常规鼻氧管吸氧(氧流量2L/min),同时D组患者给予0.5ug/kg盐酸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10min),后改为0.1~0.3ug/kg/h静脉泵注维持;P组患者给予丙泊酚1mg/kg静脉泵注,继以2~4mg/kg/h静脉维持,术中BIS值均维持在60~80之间;C组则以相同方式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监测并观察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20min(T2)、40min(T3)、60min(T4)、90min(T5)及术毕(T6)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BIS值,并使用Ramsay法进行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毕评估麻醉舒适度。结果(1)D组、P组患者在使用右美托咪啶、丙泊酚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HR减慢,SpO2稍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术中各时点MAP、HR、RR、SpO2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比较,在T2、T3、T4、T5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amsay镇静评分D组、P组患者给药后出现镇静,与给药前及C组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D组、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P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或丙泊酚静脉镇静辅助椎管内麻醉,可保持循环稳定,呼吸抑制轻,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麻醉舒适度。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啶 丙泊酚 椎管内麻醉 镇静
  • 简介:气管插管作为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手段,临床上常常会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及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患者极易出现烦躁,导致意外拔管。据研究显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高达10.8%-22.5%,其中87.5%-96%属于自行拔管。临床上为了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清醒患者必须使用镇静剂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但长期使用镇静药物可致药物蓄积,过度镇静还可导致患者咳嗽和排痰能力减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和气道分泌物消除,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不适当的长期过度镇静治疗可导致气管插管拔管延迟、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治疗费用增高。因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取得患者的自身配合,减少镇静剂的使用,既可保证治疗效果又可以减少并发症。报告如下。

  • 标签: 清醒镇静 非镇静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咪芬合剂持续输注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实用效果。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切皮前Ⅰ、Ⅱ组以0.04mg/kg、Ⅱ组0.06mg/kg咪唑安定各加芬太尼1.0ug/kg静脉注射,Ⅲ组静注后继以咪唑安定0.04mg•kg-1•h-1+芬太尼0.2ug•kg-1•h-1持续静脉输注至缝皮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30、60分钟、缝皮时和手术结束时七时点的镇静程度评分(OAA/S)、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Ⅱ组给药后5分钟和10分钟MAP和SpO2均有降低,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分钟内3组OAA/S均在2-4分之间;Ⅰ、Ⅱ组分别在10分钟和30分钟后大于4分;Ⅲ组至缝皮时镇静呈平稳状态,OAA/S维持在3分左右,手术结束时大于4分。Ⅱ组5、10、30分钟三时点和Ⅲ组给药后至缝皮时各时点OAA/S值与Ⅰ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Ⅱ组同时点比较,30分钟、60分钟、缝皮时三时点OAA/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芬合剂持续输注有效维持手术全程平稳的镇静状态,避免术中清醒,临床效果优于单次静脉注射应用。

  • 标签: 咪唑安定 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镇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相关报道称,由于《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暴动控制剂,因此美国五角大楼考虑在今后的某些军事行动和控制暴乱活动中采用非致命性武器技术,并制定了联合非致命性武器计划(JNLWP)。虽然有专家称“非致命性武器”是永远改变战争面貌的“银弹”,而其他专家则指出它们仅是“较少致命”而已。

  • 标签: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美国 镇静剂 非致命性武器 军事行动 五角大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ICU治疗危重患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患者在应用机械通气初期,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躁动。观察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为危重患者镇静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1月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35例,给予咪唑安定持续静脉泵入。负荷量0.03~0.3mg/kg,维持量0.04~0.2mg/(kg?h),使镇静评分(Ramsay评分)为3~5级。观察用药后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系统的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给予负荷量后均达到镇静状态,维持量期间呼吸及循环均保持稳定。结论咪唑安定可有效地应用于患者机械通气的镇静,明显改善气道阻力及氧合,减少人机对抗,降低呼吸肌做功,并对循环影响小。

  • 标签: 机械通气 咪唑安定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镇静治疗对ICU中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ICU病房危重患者66例给予丙泊酚+芬太尼镇静治疗,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2、24h血糖(G1u)、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01)、血氧饱和度、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值。结果患者在镇静前G1u、E、NE、C01指标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给予镇静治疗后,12hG1u、E、NE、C01指标值明显下降,到24h所有指标接近正常值,镇静后24hG1u、E、NE、C01指标较镇静前与镇静后12h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24h后患者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有所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治疗可有效降低ICU危重患者的过度应激状态,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从而可减少应激性溃疡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镇静治疗 ICU 危重患者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无创正压通气(NPPV)不耐受患者应用镇静剂效果的观察与护理。方法56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护士观察镇静效果并加强镇静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3例因痰液引流不畅行气管插管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4例因镇静不足出现躁动影响治疗效果、2例镇静过深使治疗时间延长。结论对ICU内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应用镇静剂,使患者配合治疗,护士应加强护理,及时评估镇静效果,防止并发症和意外的的发生。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镇静剂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笑气镇静技术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种植手术患者78例,术前按照常规方法给予笑气观察患者情况。结果手术过程患者情况平稳,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结论笑气镇静技术能够较好的起到镇静作用,值得在口腔种植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镇静镇痛治疗的应用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于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7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随机的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5例。试验组35例患者中,21例患者为男性,14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16-68岁;对照组35例患者中,19例患者为男性,16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13-62岁。对试验组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在镇静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镇痛治疗;对照组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则仅接受单纯的镇静措施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心率改善状况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将镇静阵痛治疗应用于对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总体治疗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ICU气管插管 镇静镇痛 丙泊酚 吗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92例,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有46例,观察组采取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对照组采取杜冷丁、氟哌利多和异丙嗪,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镇静效果、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牵拉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分级每个级别的比例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内脏牵拉反应分级每个级别的比例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停药后苏醒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药物起效时间比较皆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镇静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逐步稳定,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对照组出现呼吸频率、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现象,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杜冷丁、氟哌利多和异丙嗪联合使用的效果,能够有效维持麻醉后生命体征的平稳,镇静效果与牵拉反应皆满意,麻醉后苏醒时间短,药物起效快,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咪达唑仑 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