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镇静治疗是重症学科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伴随着我国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镇静治疗工作也不断开展,在镇静治疗过程中,一旦治疗过度就会导致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发率升高,从而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镇静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镇静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护理疗效。

  • 标签: ICU 镇静治疗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护士主导程序性镇静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及机械通气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Ovid)、theJoannaBriggsInstituteEBPDatabase(Ovid)、CochraneCenter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Ovid)、MEDLINE(Ovid)、WebofKnowledge、CINAHL、CBM、CNKI、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查找关于护士主导程序性镇静对于患者镇静和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1月。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2118例接受镇静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其中干预组1037例,对照组10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护士主导的程序性镇静可以降低咪达唑仑总使用剂量[MD=–163.82,95%CI(–309.81,–17.84),P=0.03]、每日平均使用剂量[MD=–37.22,95%CI(–61.14,–13.29),P〈0.01]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RR=0.53,95%CI(0.34,0.81),P〈0.01],但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自行拔管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生设定镇静目标,护士根据程序性镇静流程管理镇静剂滴速管理ICU机械通气患者与传统镇静剂相比,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自行拔管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能降低咪达唑仑使用剂量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 标签: 程序性镇静 护士 机械通气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镇静治疗对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外科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镇痛镇静期间病情变化,及时评估镇痛镇静程度及用药后的反应,加强并发症的控制及护理。结果对50例ICU科危重病人在镇静诊疗中进行护理,其中有49例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5例自动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VAS评分1~3分,RAM-SAY评分均维持在3~4分。结论在对ICU科危重病人进行镇静治疗的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用药量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对影响病人情绪因素的控制是防止引起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ICU 危重患者 镇静镇痛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静治疗ICU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ICU危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0例患者,对比组酚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给药,研究组给予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给药,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12h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血糖(Glu)、胃液pH值的变化来评定镇静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12h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血糖(Glu)、明显低于镇静治疗前,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12h,胃液pH值明显高于镇静治疗前,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感,舒缓患者烦躁焦虑的心情,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危险期,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镇静治疗 ICU危重 应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中,镇静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镇静效果的评价对后续治疗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文献的检索,对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每日唤醒的概念、方法、常用药物、临床执行情况及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深入了解镇静及每日唤醒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静 每日唤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400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0例,观察组采取镇静镇痛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经过镇静镇痛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镇痛护理运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不仅能够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性,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高热惊厥使用水合氯醛与苯巴比妥的镇静效果比较。方法将86例需要镇静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水合氯醛组43例和苯巴比妥组43例,分别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和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分析镇静效果。结果水合氯醛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苯巴比妥组(X2=5.94,P<0.05)。结论采取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明显、操作快、入睡快、苏醒快,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镇静药。

  • 标签: 水合氯醛 苯巴比妥 高热 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予以镇痛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100例患者均于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并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其中观察50例患者加用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对照组50例患者加用右美托咪啶镇痛镇静。对比观察两组麻醉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amsay评分与FPS评分分别为(3.5±1.3)和(2.1±1.4),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Ramsay评分与FPS评分分别为(2.8±1.1)和(4.3±1.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Ramsay评分与FP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50例患者中2例出现血压下降(4.0%),无心动过缓和谵妄现象发生,对照组50例患者中7例出现血压下降(14.0%),2例出现心动过缓(4.0%),4例出现谵妄(8.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使用芬太尼麻醉的基础上予以咪达唑仑镇痛镇静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感和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ICU 脓毒血症 右美托咪啶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丙泊酚的镇静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ICU中50例施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丙泊酚进行镇静,观察和记录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用药后及停药时的R、HR、PaCO2等指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及停药时的PH、SaO2、PaO2等指标均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80例。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组和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组,每组各140例,两组均成立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的用药剂量、作用时间,以及患者在给药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与咪达唑仑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起效时间与苏醒时间显著较短。结论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组对镇静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均安全有效,具有起效迅速、可控性较强的优点。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舒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
  • 简介: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就要召开了,森林学校一共组建了四个队参赛,领队大象老师正在和四个队长商量乘车方案

  • 标签: 乘车 运动会 森林 领队
  • 简介:《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引起国内各界和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为一个体育项目制定方案,规格如此之高,前所未有”——这是很多人对《方案》的第一反应。此言不差,的确前所未有。此言差矣,因为《方案》的内涵和意义绝不只是针对一个体育项目。第一,中国足球为民之所爱,又是民之所痛,老百姓关心的事就是大事,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乃执政之要务。第二,足球改革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和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 标签: 足球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 体育项目 中国足球 国际舆论 体育强国
  • 简介:摘要目的将重症监护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中。方法将2014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27例为治疗组,2013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17例对照组。对照组每两小时进行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和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CPOT疼痛评分>2分或RASS评分>0分者,汇报医生调整镇痛药物剂量。观察组每两小时给予RASS评分,RASS评分>0分者汇报,根据医生医嘱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结果在使用镇痛剂量方面和镇静评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药物剂量方面、镇静达标后生命体征呼吸机使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POT疼痛观察工具可以正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与RASS评分结合达到预期镇痛镇静的目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减少患者在监护室内监护期间,采取镇静、镇痛、肌松药物治疗后,精神障碍的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