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审计机构)通过对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所任职的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来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活动。目前,我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依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办发[2010]32号《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挥着其他审计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任用、管理和监督,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腐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笔者谈几点建议。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作为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重要手段,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给审计机关规范推进、深化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中办国办两个规定的下发实施,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了较为规范的发展,但基层审计机关基于自身工作环境、人员结构、工作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审计创新能力弱,审计方法技术落后,审计结果利用水平低等较为突出的矛盾仍制约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如何适应当前工作形势,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成为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迫切工作任务。结合县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际,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简介:本文以审计署2004~2012年审计结果公告数据为样本,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及问责范围三个维度实证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问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受托责任”及“国家治理”理论提出了完善审计问责制的意见和建议。
简介:机会主义就是代理人在履行其责任时偏离委托人的期望。公共责任承担者都是代理人,他们在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期望,从而出现财务机会主义、权力机会主义和职能机会主义。委托人预期到这些机会主义行为,会建立由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组合起来的治理机制。政府审计是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在公共治理构造中有两种定位:批判性定位和建设性定位。治理财务机会主义的主要路径是财务合规性审计,治理权力机会主义的主要路径是业务合规性审计,治理职能机会主义的主要路径是绩效审计,也可以开展针对个人或单位开展综合审计,以综合治理各类机会主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