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总结李静教授运用自拟方清相饮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经验,通过对一则临床医案的举隅,对性早熟的致病因素及发病病机进行探讨,辨证论治,分析方药的具体功效及日常调护,证实自拟方清相饮能有效地延缓甚至抑制第二性征的过早发育,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存在极大的优势。
简介:摘要:结合30余年的临床实践,以典型医案分析《黄帝内经》极富养生智慧的有效运用,认为古籍智慧在实际临床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针对当前我国民众的健康状况,应当坚持“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的原则,发掘经典古籍的医学价值,积极探索顽症医治方略,不断积累检验,丰富祖国西学文化,促进国民素质整体提升。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糖尿病前期进行不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深入调查,中医药在发现和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方面也有许多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如基于成熟的“郁、热、虚、损”为核心的中医辨识方法,可识别糖尿病风险人群并干预,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纳入《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6版)》[2]以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3]。临床中的肥胖/超重IGT患者,是本病“郁”阶段的典型人群。其中“郁”为病前状态,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过程的重要节点是“热”。脾胃壅滞者,多因纳食过多肥甘厚味,碍阻脾胃枢机、以致中焦壅塞、郁结化热,治当通腑泄热、化浊解郁;王秀阁教授临床应用降浊开郁法治疗糖耐量异常(脾胃壅滞型)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的用药思路。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病位在脾胃、病证为"湿"的医案所涉及的内服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 2.5)对用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62首,涉及中药155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茯苓、厚朴、陈皮、白术、泽泻;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脾、胃、肺经。关联网络中核心药物为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厚朴、陈皮、人参、黄芩、黄连。药物间关联度分析中,2味药组合106个,3味药组合19个,4味药组合1个,关联系数大于0.03的药对有15个,如"升麻-葛根""白术-桂枝""苦杏仁-栀子"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可提取核心组合5对,如"白芍-黄连-莲子"和"黄芩-黄连-茯苓",得到新方组合5个,分别具有清热燥湿、升阳胜湿、理气化湿、温阳祛湿、清热利湿的功效。结论《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注重调畅气机、分消走泄,常用宣肺化湿、升阳胜湿、行气导湿、芳香化湿、温阳祛湿、苦辛泄湿、渗淡利湿、清热利湿等治法。
简介:摘 要: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其内容涵盖了茶道、茶礼、茶具等方面。庐陵茶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庐陵地区发展演变的见证者,形成了当地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质。因此,要想实现庐陵茶文化与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契合,就必须充分挖掘基于吉州窑的庐陵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理念。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中医辨证论治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纳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7)古代医案、现代医案、名医医案及共享医案数据库中所收录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有关失眠的医案,应用平台软件中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药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失眠医案664个,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表浅、睡中易醒、多梦等;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证型包括痰热内扰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心神不宁证;共涉及处方664首,药物414味,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生地黄、酸枣仁、当归,高频药物多以养心安神、清热化痰、疏肝解郁、滋阴降火药为主,所用药物多为平性、甘味,多归心经;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组合包括牡蛎-龙骨、茯苓-甘草、陈皮-茯苓、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等。结论中医辨证失眠多从心论治,用药多以养心安神为主,辅以清化痰热、补益心脾、疏肝解郁、滋阴养血等药物,从而标本兼治,改善患者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抑郁症的药证关系与核心处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建库至2019年11月30日收录的中医治疗抑郁症相关期刊论文,以及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中的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医案中的抑郁症医案,筛选抑郁症医案数据,用Excel 2010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规范饮片名后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处方等。结果共纳入有效验案632个,涉及药物527味,共得到高频中药23种,使用频次最高者为柴胡;用药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多;归经以肺、肝、心、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物关联规则25条,四诊信息-中药关联规则13条。结论中医治疗抑郁症多治以疏肝理气、清心安神,以柴胡、郁金、白芍、川芎、炒酸枣仁为基础方,予当归、麦冬、合欢皮、远志、茯苓等药作加减参考。
简介:摘要:“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肺系疾患, 成因复杂,治法繁杂。历代医家治疗咳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方剂。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治疗外感、内伤多种咳嗽方面尤其有独到之处, 颇值效法,今析《临证指南医案·咳嗽》其奥,以供临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