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锁骨骨折运用解剖钢板及克氏针治疗的疗效及选择。方法对近年来110例锁骨骨折运用解剖钢板及克氏针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月,运用解剖钢板治疗手术优良率98%,骨折愈合时间6-8月;运用克氏针治疗手术优良率87%,骨折愈合时间10-12月。结论运用解剖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是成人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首选方法,骨折愈合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简介: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模型对髋臼后柱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术中钢板成型及髋臼后柱解剖型钢板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11位成人患者(男72例,女39例)骨盆CT数据,测量股骨头直径(D);并分别通过CT断层扫描的三维反求技术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测量髋臼后柱钢板放置路径中髋臼后壁、近端、远端的3段近似圆弧的曲率半径(R。、心和R,),以及反应三段圆弧相对位置关系的髋臼后壁圆弧展角a;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股骨头直径(D):47.4±3.7mm;其中女性为43.6±2.3mm,男性为49.5±2.5mm。Rl:48.0±7.8mm;&:67.7±13.4mm;R3:9.8±0.4mm。α:51.4°±6.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髋臼后柱钢板路径中的R1、R2、R3和a与股骨头直径D和性别均无相关性。R]体现出相对独立性,其尺寸变化范围不大;而&总体上随着Rl增大而增大(线性相关系数R=0.388),而髋臼后壁圆弧展角Q随着R1的增大而降低(线性相关系数R=0.735)。结论髋臼后柱的解剖结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股骨头直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髋臼后壁的形态决定了髋臼近端以及远端骨盆形态。新型髋臼后柱解剖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髋臼后柱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方面的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肱骨外科2005年1月—2012年12所收治的9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50例患者,对他们给予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为42例,对他们给予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性、有效性、安全性等优点,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置入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在骨科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7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n=24)和B组(n=23)。A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置入普通解剖型钢板进行治疗,B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置入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进行跟踪观察,记录患者各自在患肢部位的活动范围,活动能力,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20个月的跟踪观察记录,采用普通钢板置入组的患者与采用锁定钢板组的患者在患肢部位活动范围,活动能力,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症状的改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两种置入治疗方式疗效相当。结论普通解剖型钢板与锁定钢板两种置入方式对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疗效相当,二者平分秋色。在具体的应用中,首先明确骨折的类型,以及周围软组成受伤范围和程度,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的钢板治疗方式。总体上来说,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都是值得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