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找到与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表达强度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为该基因在膀胱癌发生或进展中的功能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逆转录PCR检测83例尿路上皮癌(膀胱癌48例.肾盂癌23例,输尿管癌12例)组织中UCA1的表达强度,同时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检测3例尿路上皮癌(3种癌各1例)的UCAI表达。用Svearman’s非参数分析研究UCA1表达强度与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患者性别。肿瘤分期、分级及数量)的相关性。按照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将尿路上皮癌分为不同亚组。用Mann—Whitney检验来比较UCA1在不同亚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UCA1在83例尿路上皮癌中总体表达率达84.3%(70/83),在3种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4%(41/48)、83.3%(10/12)、82.6%(19/23)。UCA1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269(P=0.014),且高级别肿瘤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患者性别、分期及肿瘤数量与UCA1表达强度均无相关性。结论UCA1与尿路上皮癌分级的显著相关性说明该基因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进展有关,对此需要更深入的功能学研究加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加权成像(DWI)上的相对表观系数(rADC值)在神经上皮肿瘤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2例神经上皮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DWI检查,依据WHO脑肿瘤病理分级标准分级,包括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I、II级)22例,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III、IV级)20例。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的rADC值;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肿瘤的rADC值及病理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低级别(I、II级)神经上皮肿瘤组织的rADC值为(1.81±0.32),明显大于高级别组肿瘤rADC值(1.36±0.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神经上皮肿瘤rADC值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02,P<0.001)。结论神经上皮肿瘤rADC与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可以用于神经上皮肿瘤的病理分级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对该分类的合理性、可重复性以及临床意义做出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切除的70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经病理组织学检测,按不同的镜下特征进行分型,并对临床、影像和预后资料加以分析和评估。结果胸腺瘤A型3例占4.3%,AB型27例占38.5%,B1型11例占15.7%,B2型14例占20.0%,B3型7例占10.0%;胸腺中分化类癌2例占2.9%;胸腺鳞状细胞癌5例占7.1%;化生性胸腺瘤1例占1.5%。Masaoka分期为Ⅰ期58例占82.9%,Ⅱ期6例占8.6%,Ⅲ期5例占7.1%,Ⅳ期1例占1.4%。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胸腺上皮性肿瘤的Masaoka分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2004年WHO胸腺肿瘤分类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合理性。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存在相关性,可以很好地反应胸腺瘤各亚型的生物学行为,对临床指导治疗和判断胸腺瘤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门诊利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d手术,手术时间4~1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5.6ml,患者无明显痛苦。(2)术前术后宫颈环切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病变一致者106例(82.81%),级别下降者7例(5.47%),级别上升者15例(11.72%),其中一例CINⅢ升级为早期浸润癌,患者住院手术治疗。(3)对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至2010年10月,CIN治愈118例(92.19%),病变残留10例(7.81%)。1例(0.78%)术后12个月复发,6~18个月后复发病变自然消退。(4)切缘无病变累及者术后CIN病变残留复发率为5.04%(6/119),切缘阳性者CIN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率44.44%(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EEP术治疗CIN治愈率高,病变残留复发率低。术后切缘累及情况与CIN残留复发有关,切缘阳性者病变残留复发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180例Leep术诊治的CI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病理结果,记录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2.3min,平均出血量为9.5±3.4ml。180例患者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的153例,符合率为85%,升高8例占4.5%,降低21例占11.6%。结论Leep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便,对病理诊断无影响,且能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及降低宫颈早浸癌的漏诊率,是诊断及治疗CIN病变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电波环切术(100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相关问题。方法2008年10月一2010年12月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细胞学检查阳性而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患者和ECC阳性患者共249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24例,采用目前临床上普遍采取的切除病灶范围;B组125例,根据宫颈移行带的分型采取不同的LEEP刀治疗方案:I型移行带选用LEEP刀治疗宫颈管深度为切人宫颈管内7~10mm;Ⅱ型移行带选用LEEP刀治疗宫颈管深度为切人宫颈管内10~15mm;Ⅲ型移行带选用LEEP刀治疗宫颈管深度为切入宫颈管内15~25mm。结果249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B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宫颈塑型效果满意度、术后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A组,而两组在感染、术后标本切缘阳性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使其在不影响愈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并发症,保护宫颈机能。
简介:目的探讨吸烟对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于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和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行。选取52例具有不同吸烟史、无严重系统疾病且行牙冠延长术或智齿拔除术的患者,根据吸烟史、日平均吸烟支数和总吸烟支数将患者分为轻度吸烟组(吸烟史〈5年或日平均吸烟≥2~10支,且总吸烟支数约1.5万支以下)21例、重度吸烟组(吸烟史≥5年或日平均吸烟≥10支,且总吸烟支数约1.5万支以上)31例。另取无吸烟史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TUNEL)法检测各组患者牙龈上皮棘层细胞的凋亡情况;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计算各吸烟组与对照组及各吸烟组之间的差异,取α=0.05水准;PV免疫组化法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行组织定位。结果各吸烟组患者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阳性的表达与对照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患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在吸烟者牙龈上皮的基底层和棘层表达较对照组减弱。结论吸烟可能通过降低促Bcl-2的表达,促进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的发生,干扰牙龈上皮的正常代谢。
简介:摘要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rivascularepithelioidcelltuMor,PECoMa)是发生于多个器官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上有独特表型的间叶性肿瘤,近年来PECoM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PECoMa的命名、临床及病理学特点、预后与治疗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简介:摘要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属于一种无创性的物理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并成为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目的讨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护理。方法对患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治疗前常规了解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如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象、血糖及心电图等,并行常规白带检查,排除各种急性阴道炎。聚焦超声治疗后即刻会出现外阴充血水肿,24小时后达高峰,3天后水肿逐渐减轻,1周左右消退。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LEEP刀行宫颈环行电切术,对我院门诊确诊为CIN的123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的追踪随访。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min(5~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ml(3~50ml),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相符104例(84.6%),上升14例(11.4%),下降5例(4.0%),宫颈创面均在3个月内愈合。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追踪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除2例手术后复发外,其余均治愈未复发。临床治愈率达98.4%。结论LEEP术治疗CIN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