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于2011年1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对其血清进行调查分析,并检测其相关抗体与类型。结果60例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患者共49例,占无效输注的81.67%(49/60),血小板相关抗体阴性患者有11例,占无效输注的18.33%(11/60);HLA抗体阳性者有31例,占无效输注的51.67%,HPA抗体阳性患者11例及HLA、HPA抗体阳性者9例的无效输注率均为100.00%。结论HLA与HPA类血小板抗体是导致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血液病患者中进行相关抗体的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血小板无效输注的高危患者,并采取配合性输注,对于有效降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为临床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方法对46例115例次输注单采血小板患者按不同疾病和输注频率分组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血液肿瘤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无效率明显高于外科手术及其他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高于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很多。随着输注频率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渐下降,易产生血小板抗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临床应进行配合型血小板输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0例血液病患者根,观察共1006例次的单次采血小板输注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AL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66.5%,AA组72.1%,ITP组51.5%,三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L、AA组未发热组其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发热组(P<0.05);AL组脾脏肿大组与无肿大组、DIC组与无DIC组其输注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O.05);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注有效率53.0%显著高于骨髓移植组38.5%(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较为复杂多余,输注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血小板计数及出血量进行综合性分析,避免发生输注无效。
简介:摘要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短暂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以及创新精神。然而,老师们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容易产生许多误区。通过分析力争让老师克服这些误区,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