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正常体检人员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人员均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血液分析检测,研究组则实施涂片镜检,观察各组人员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检查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差异性(P<0.05)。结论: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疾病误诊率,为临床疾病准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涂片镜检 血常规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方法:取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为观察组,结果异常为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每组患者进行血涂片检查,对血细胞和形态学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在对照组中的涂片结果中,正常结果共有7例,假阳性率14%;在观察组中的涂片结果中,异常结果共有6例,假阴性率为12%,二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选用血涂片镜检,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精准率,所以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涂片镜检,血常规检验,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020年于本院就诊并接受血常规检查的贫血患者共计76例,每位患者采集两份血液样本,将两份样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血涂片分析,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验的准确性更高(P<0.05),特异性更高(P<0.05)。两组检验的灵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涂片分析的准确性、特异性及灵敏度更高。涂片分析对获得更准确的检验结果有积极作用,推荐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涂片分析 血常规检验 准确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500例为观察对象,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正常标本和异常标本,之后应用血涂片镜检验,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共500例研究样本,其中血常规检验正常和异常例数分别为324(占64.80%)、176(占35.20%);涂片分析检验正常涂片可知正常例数为318(占98.15%),异常例数为6(占1.85%);涂片分析检验正常涂片可知正常例数为79(占44.89%),异常例数为97(占55.11%)。结论:血液分析以检验结果仅可作为检验参考和筛查,可通过涂片检测诊断疾病,若想要进一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应及时进行血涂片检查,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 标签: 血涂片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血涂片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运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根据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正常组(n=80)和异常组(n=90),然后再行血涂片分析,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明显异常(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涂片分析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涂片分析提高血常规检查检出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异常标本检出率为46.11%、假阳性率为2.22%、假阴性率为2.78%,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嗜碱性细胞成分数值明显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血常规检验时,涂片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观察细胞形态,进而更准确的提高样本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 血涂片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自然人群中随机选取200例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均进行血常规检验,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涂片检测,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式存在的差异,探讨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结果: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正常和异常标本分别为168例和32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诊断结果显示正常和异常标本分别为143例和57例,准确率为85.12%,涂片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和异常标本分别为164例和36例,准确率为97.62%,涂片检测准确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涂片检测异常的标本有缺铁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结论: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虽然准确率较高,但是采用血涂片检验,能够帮助诊断人员进一步明确细胞的形态,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涂片镜检 血常规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涂片分析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标本,本次实验在2019年1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实验血标本份数为2000份。所选2000份标本中正常标本份数及异常标本份数分别为600份及1400份。对所选正常标本及异常标本进行血涂片分析,以此探究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所选600份正常标本中,涂片检查结果显示共计8份标本显示为异常,由此可以得出,假阴性为1.33%;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所选1400份异常标本中,涂片结果显示共计661份标本显示为正常,假阳性为47.21%。结论: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弥补血液分析仪存在的不足,提高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准确率,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液分析仪 血涂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混合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鉴别化妆品微生物的形态与革兰氏阴阳性;方法:制作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涂片NE1、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涂片PS1,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涂片NE2,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涂片PS2,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油镜镜检;结果:PS1、NE2、PS2等三片混合涂片外侧区仅见一种菌,内侧区域可见两种菌,且内外两侧界限分明。结论:混合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适用于化妆品微生物学指标中三种致病菌的形态与革兰氏阴阳性的鉴别,识别度好,准确性高,质量可控。

  • 标签: 混合涂片 革兰氏染色 化妆品微生物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的临床价值与准确性。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标本中抽取100例正常标本与240例异常标本,应用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正常标本设置为观察组,应用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异常标本设置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100例血液标本中,共有2份发生异常,假阴性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240例血液标本中,共有126份发生异常,假阳性发生率为52.5%。结论:在正常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显微镜检查非常必要,可有效检测出血液标本中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客观反映出患者的真实状态,且准确率高,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涂片 显微镜检查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联合涂片细胞形态学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12月期间纳入140例血常规检验标本进行分析,所有受检者取两份血液标本,一份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简称仪器检验),另一份予以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简称涂片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检出率高于单一应用仪器检验的检出率(P<0.05),联合检测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红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仪器检验的检测结果(P<0.05)。结论:仪器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检出异常细胞阳性率高于涂片检验,可联合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两者优势结合优势显著。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01月本院纳入的7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比较检验结果发现,两组各项数据之间较为接近,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较为接近,因此可以考虑将其联合应用,进而提高检验效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末梢、静脉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2020.1-2021.5作为研究截取时间,入组常规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末梢、静脉血常规指标检验,比对分析:血常规指标及静脉不同时间段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末梢神经血、静脉检验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末梢神经血、静脉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水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指标差异较大(P<0.05),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变化差异具备较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相近(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指标结果更加准确,但对于无法实施静脉采集的人群可应用末梢进行检测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取68例血常规检验样品,随机分成对照、观察组,前后分别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查。结果:检验发现,两组的淋巴细胞、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差异大的指标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涂片细胞形态学,能够有效对红、白细胞与血小板进行检验,取得的数据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检验方式的价值,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62例施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为分析对象,将其分别归入两个组别内,对照组中的标本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单一检验,观察组的标本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检验,比较两类检验结果中的阴性率及阳性率。结果:对照组标本中,经检验的阳性率为70.97%,阴性率为29.03%;观察组标本中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93.55%、6.45%,两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血清催乳素分子主要有3种不同存在形式,包括单体催乳素(23 kD)、大催乳素(40~60 kD)和与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的巨催乳素分子(150 kD)。巨催乳素分子生物活性低但有免疫活性。巨催乳素症是高催乳素症(HPRL)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被误诊为催乳素瘤而过度诊疗。血清巨催乳素检测方法包括凝胶过滤层析法、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法和超滤法,除PEG沉淀法在英国常规用于临床检测巨催乳素症,国内外临床上未广泛开展。本文就高催乳素症中巨催乳素症及检测方法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加强临床医生对巨催乳素症的认识和提高诊疗水平。

  • 标签: 高催乳素血症 巨催乳素血症 聚乙二醇沉淀法 超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患进行血生化检测在治疗方面的意义与生化指标变化的情况。方法通过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名老年2型糖尿病的病患,并经过诊断确诊100名病患均符合老年2型糖尿病的标准,然后将其分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0名正常人员作为参照组。然后对参照组与实验组开展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化检测。主要检测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C肽(C-Peptide)等四项指标。最后对两组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组和参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的差异性。实验组在进行血生化检测前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C肽(C-Peptide)均高于参照组;通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生化检测的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C肽(C-Peptide)均有显著的降低,并且P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血生化检测
  • 简介:【摘要】 随着近几年我国交通部门对酒驾查处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判定醉驾上也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酒驾的准确判定是较重要的,现今认定酒后驾驶员责任的最有效办法是对其进行酒精检测,对于提高交通管理质量,采取科学及准确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1] 。 本篇采用综述性分析涉嫌醉驾案例并对其进行研判,从多方面探究涉嫌醉驾人员体内乙醇含量的呼气值及血液检测值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对驾驶员在进行检查时的呼气时间、抽血时间、年龄及驾驶员酒龄、对其检测的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究。将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有效地改进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酒驾检测 血醇含量 差异原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