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肺栓塞的严重性以及表现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应用64排螺旋CT造影,探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0例已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期选取40例拟诊但均排除其为肺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支气管动脉扩张情况、中央肺动脉受累情况,对CT造影在肺栓塞的诊断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进行计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动脉扩张和中央肺动脉受累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栓塞指数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也明显较高,差异均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栓塞的严重性以及表现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应用64排螺旋CT造影,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而且具有无创快捷等优秀特点,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病情严重性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3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d及14d时的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结果治疗后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逐渐减小,Qanadli和Mastora评分在治疗前(分别为平均48.5、45.6分)与治疗后1d(分别为平均43.2、11.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后1d与治疗后14d(分别为平均25.0、8.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CT肺血管成像可以动态的对肺栓塞病情进行观测,进而确定肺栓塞病情的严重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车祸导致的严重性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车祸导致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组53例,观察组46例;其中包括男性56例,女性41例;年龄8~73岁。其中治疗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开展急救工作,对照组进行颅脑、胸腹部及骨盆、四肢的骨折等救治方案施救。结果治疗组的救治效果显著好于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好,救治总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救治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治疗组人数少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车祸导致的严重性多发性创伤患者开展急救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性电烧伤的临床治疗,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严重电烧伤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5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实施一期手术,后者则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为40.00%、死亡率为4.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2.00%、16.00%,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23±44.0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0.55±12.7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67.42±40.85)min、(52.41±9.74)d,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严重性电烧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简介:患者,男,25岁,已婚,汉族。主因外伤后上腹部疼痛9d,加重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7h,于2006年4月3日21:10急诊入院。入院前9d,不慎被重物将上腹部挤压后,即感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排气,无皮肤损伤及出血,无发热、腹胀等,未经任何处理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腹部B超未见异常。给予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4d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感上腹隐痛,但能忍受,有排气、排便,于入院前7h腹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急诊B超示:肠间隙及盆腔积液,性质待查;腹部立位X片示:肠梗阻。既往体健。查体:腹部稍胀,无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浅静脉扩张,腹软,上腹部压痛,无明显肌紧张,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偶可闻及高调及气过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