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患者容易导致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精神科患者容易导致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郑玲谷宜静

(当涂县第八六医院内四科安徽马鞍山2431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容易导致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精神病合并肠梗阻患者3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诱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导致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有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环境饮食因素及管理因素。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合并肠梗阻的因素除与患者自身病情有关外,与药物、环境饮食、管理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针对以上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关键词】精神科;肠梗阻;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285-02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是由于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道受阻所致,初期表现为肠梗阻段解剖和功能性改变,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患者继激发液体和电解质的丢失,出现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性感染[1]。精神科住院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对于肠梗阻的敏感性较弱,主诉能力差,因此容易导致疾病的恶化,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2]。在本次的研究中将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我院的精神科合并肠梗阻患者为例,探讨容易导致精神科患者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35例精神疾病并发肠梗阻患者,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的相关诊断[3],包括精神分裂症15例,情感障碍8例,精神发育迟缓5例,应激性精神障碍4例,其他精神性障碍3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5.3±4.5)岁,病程1~30年,平均病程(12.0±5.0)年。其中服用奥氮平15例,服用氯丙嗪10例,服用阿立哌唑5例,服用喹硫平5例,药物服用时间8个月~50年,平均时间(22.5±6.0)年。所有患者均以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突发高热或大量腹泻后发现异常,经X线、B超及体格检查确诊为肠梗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补液、抗感染等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

2.导致肠梗阻因素分析

2.1药物因素

临床常用的抗精神失常药物有氯氮平、喹硫平、氯丙嗪、阿立哌唑等药物,抗精神失常药物多数具有镇静和抗胆碱能的作用,可作用于M型受体,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减少胃肠的分泌,起到肠麻痹的作用[4],因此抗精神失常药物是诱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本研究的患者中服用奥氮平的患者有15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有10例,服用喹硫平与阿立哌唑的患者各5例。

2.2管理因素

精神科收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无法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甚至有自杀、攻击他人行为,因此对精神科患者的管理方式为封闭式管理,患者的活动场地有限,活动量少,患者的胃肠蠕动较慢,便秘的发生率高。

2.3环境和饮食因素

患者存在性格、行为和言语的异常,无法正常饮食,存在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饮食量少或饮食不均衡的情况,低钠、低钾、低氯血症的发生率高,另外患者的感觉功能迟钝,导致胃肠功发生障碍。

2.4病情因素

精神病患者均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具有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其心理障碍可抑制抑制外周神经对大肠的支配活动,导致患者发生便秘。另外患者还存在有懒散、反应迟钝、智力低下等情况,在身体症状出现异常时无法准确表法自己的感受、主诉不清,导致医务人员无法及时对疾病做出诊断。

3.护理对策

3.1加强基础护理

增加对患者的巡视次数,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要是注意观察患者二便的规律,每天询问患者是否排便,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以患者可理解方式进行沟通,若患者表示有腹胀感,且大便已排,此时要加强警惕,及时告知医生,为患者进行查体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有暴饮暴食、懒撒少言的患者,要重点监护,记录患者的二便情况,每天进行床边交接班,必要时可设立便秘高危登记本,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者开塞露、泄泻剂等。

3.2用药干预

医生尽量减少联合用药,首次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2周的患者在用药后要重点监测药物反应,对于年老体弱患者要加强监测,老年人的代谢功能较低,应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慎用氯氮平等第一代抗精神失常药物,在使用期间可配以促胃肠动力药。

3.3加强饮食护理

调节患者饮食结构,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饮食习惯为其设计饮食干预计划,保证患者摄入量正常,注意增加粗粮、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营养的均衡,对于有暴饮暴食症状患者应使其单独就餐,控制饮食摄入量,避免患者发生抢食、多食情况,在餐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并每日定时为患者发放饮水,督促患者每日的饮水量,保证每日正常饮水。

3.4肠梗阻护理

一旦发现患者有肠梗阻情况应停止使用抗精神失常药物,遵医嘱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胃肠减压等处理,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情况下可予以保留灌肠。对于及胃肠减压患者要密切监测,避免出现患者私自拔管的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使用约束带。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肠梗阻症状解除后可拔出胃肠减压管,予以少量的流质饮食,并注意患者的腹痛、腹胀、肠鸣音等情况变化,从流质饮食到普通饮食要做好过渡。

4.总结

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精神科的管理方式、环境与饮食、患者精神症状等因素均可诱发患者发生肠梗阻,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对诱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预防肠梗阻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宋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1):599-599.

[2]戴云飞,肖泽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426-427.

[3]李秀琴.腹部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9):176-178.

[4]裴玉丽.高龄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7):264-265.

[5]吕艳琴,王荣.胃管行肠内排列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4(12):2865-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