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使河流生态系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环境破坏压力,大量河流被“渠道化”“硬质化”“园林化”,导致河流系统美学价值的丧失,也产生了生态系统退化与服务功能下降等环境问题。然而,目前的生态修复工程多追求近自然治理,生态设计也由此被简化为模仿、模拟甚至重复单纯的自然过程与功能,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模仿设计限制了生态美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近些年,有研究开始注意到这种片面强调科学性,单纯引入自然生态系统导致景观美学价值降低的问题。河流生态修复是一项综合、系统的环境生态工程,不仅要考虑水文、生境等生态方面的问题,还要研究经济和文化等社会方面的问题。城市化是一种长期的干扰,面向未来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工作,也应是一个长时间、多尺度的改造过程,一个与人类社会相协调的过程。
简介:在西方国家,自然主要是指传统意义上所面对的客观对象,在先验观念中,人与自然一定程度上甚至被认定为对立关系。这类观点在多数风景画中都有所体现:它们大都具有清晰的地平线、精准的焦点透视,且呈现定向功能,明确了人与自然的理性关系。与西方自然观念相较之,日本传统的自然思想观及表现形式特点并非批判性的分析,而是显得更加感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代风景画已经超越了文化差异的图式化。当代风景画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倾向于回避视平线或精确的透视,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确定,而更青睐于更近或更远的视角。日本经历了海啸、核事故的灾难,直到现在仍未摆脱这次事件的巨大影响。日本民众似乎不得不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思考自然,并找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论自然与人类亲疏与否,艺术都有无限的可能和潜力来揭示自然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能推动我们去感知和识别自然。
简介:摘要:自然景观与城市风景园林的融合与保护是当今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实现自然景观与城市风景园林的有机融合,并提出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本文明确了城市发展中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对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我们介绍了一系列融合方法,包括绿色建筑、生态走廊和可持续城市规划等,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我们讨论了城市风景园林的保护问题,强调了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城市绿地,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保护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城市景观的提升,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为未来的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简介:摘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建设美好中国,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及其重要的举措。自2019年起,国家按照五年计划逐步完成对重点区域、重点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2023年开始逐步实现全面覆盖。本文主要以亳州市为例,对小型河流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进行研究,主要解决了“中小型河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问题,同时也符合国家“2023年以后,通过补充完善的方式逐步实现全国全覆盖”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工作目标。
简介:选取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作为塔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表征,分析不同干旱年份,塔河干流来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响应,并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河岸生态系统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流域干旱程度直接影响其地表生态特征,干旱程度的加剧,导致径流量的减少,从而引发河岸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进而引起流域植被生态特征的变化。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均出现水分胁迫的状况,地下水埋深3.5m为草甸植被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埋深5m为柽柳生长的胁迫深度,地下水位埋深4.5m为胡杨生长的胁迫深度。通过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生态情景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分别为75%,90%和95%的干旱年,距离河道100m处,地下水埋深在4~4.28m范围内,盐化草甸植被开始受影响,柽柳和胡杨长势良好,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28m,草甸植被受影响较大;距离河道300~1000m的距离,地下水位埋深在4.19~5.71m的范围内,草甸植被消失,柽柳、胡杨生长开始受到影响;距离河道1500m处,地下水埋深在5.71~5.98m的范围内,柽柳、胡杨生长停滞,濒临死亡,当地下水埋深达到6.06m,柽柳和胡杨出现枯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