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酸钠(NaB)是否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改善糖尿病肾脏病(DKD)炎症和纤维化。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雄性小鼠24只,8周龄、16~1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50 mg/kg)复制的DKD模型组(DKD组)、NaB溶液(每48小时40 mg/kg)腹腔注射干预组(DKD+NaB组),每组8只。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NG)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HG+NaB组(30 mmol/L葡萄糖和1 mmol/L NaB)、HG+NaB+乙酰转移酶活性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抑制剂(A485)组(30 mmol/L葡萄糖、1 mmol/L NaB和10 μmol/L A48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系膜细胞IL-6、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泛丁酰化、H3K9丁酰化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系膜细胞TGF-β、纤连蛋白(Fn)、P300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硬化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DKD组比较,DKD+NaB组小鼠UACR、血清IL-6、MCP-1水平均下降,肾脏组织的TGF-β和Fn的蛋白、mRNA表达均下降,泛丁酰化修饰、H3K9丁酰化修饰以及P300的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5);HE、Masson染色显示,小鼠肾脏组织硬化及纤维化程度改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NaB呈浓度依赖性上调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水平;与HG组比较,HG+NaB组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均明显上调,IL-6和TGF-β的蛋白表达均下调;与HG+NaB组相比,HG+NaB+A485组的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均下调,MCP-1、IL-6的蛋白、TGF-β的蛋白及mRNA、Fn的mRNA表达均上调(均P<0.05)。结论NaB可能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途径,抑制肾脏炎症及纤维化基因表达,改善DKD肾脏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间至我院就诊的7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利塞膦酸钠片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骨密度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均要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46例骨质疏松性腰背痛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措施,研究组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间至我院就诊的7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利塞膦酸钠片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骨密度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均要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对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例进行分组,其中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放疗方式进行治疗,其余30例观察组则在放疗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66.7%(20/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能力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而言,采用唑来膦酸与放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促进活动能力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载二甲双胍(MET)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GelMA)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二甲双胍和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和治疗组(MET组)。共培养24 h后,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组别的BV2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68的表达。制备脊髓损伤小鼠横断模型,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单纯水凝胶修复组(GelMA组),负载二甲双胍水凝胶修复组(GelMA+MET组)。造模7天后取材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iNOS、CD68的表达。造模8周内,每周进行BMS评分。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MET组iNOS、TNF-α的mRNA表达(1.32±0.38、1.63±0.23)低于LPS组(2.02±0.21、4.5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2.816、10.680,P<0.05)。MET组中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0.48±0.11)低于LPS组(0.8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5.641,P<0.05)。MET组的iNOS、CD68荧光强度(1.01±0.05、1.70±0.11)低于LPS组(1.40±0.07、2.4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8.008、10.09,P<0.05)。GelMA+MET组的iNOS、CD68荧光数量(67.67±31.66、204.3±50.06)低于SCI组(244.0±53.67、613.0±4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4.901、10.40,P<0.05)。第8周GelMA+MET组的BMS评分[(2.67±0.82)分]高于SCI组[(1.00±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6,t=3.953,P<0.05)。结论负载二甲双胍的GelMA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减少iNOS、CD68及TNF-α的表达情况以促进小鼠脊髓损伤修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手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将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OVCF手术作为观察对象,共80例符合入选标准,数字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行双膦酸盐单药治疗、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联合治疗,比较其效果。结果:治疗后VAS、ODI、BMD在观察组的数据与在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在观察组的发生率和在对照组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治疗OVCF手术患者可以改善疼痛、关节功能及骨密度等,不良反应少,值得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抗体偶联药物中盐酸三-(2-羧乙基)膦(TCEP-HCl)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Luna Omega 5µm Polar C18 100Å色谱柱(4.6*250mm 5μm);流动相A:20Mm磷酸二氢钾水溶液(pH2.2),流动相B: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器/波长:VWD/214nm;进样量:20μl。对该方法的系统适用性、专属性、准确度、线性、检测限、定量限及耐用性进行验证。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4批抗体偶联药物原液/成品中盐酸三-(2-羧乙基)膦(TCEP-HCl)的残留量。结果 试验的系统适用性目标峰理论塔板数均在 16000 以上,拖尾因子在1.0~1.2范围内;含 TCEPO的原液与H2O2 溶液反应后的色谱图保留时间在 7 min 处出现吸收峰,不含 TECPO的原液未见该峰;TCEP 标准液的浓度在0.25~ 250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6715x+0.5890,r=1.0000;加 TCEP 的 4 种浓度的原液与H2O2溶液反应后的回收率为 97% ~ 115%,RSD 为 4.6%;检测限为 0.85 μg /ml,定量限为 2.5μg / ml;溶液配制后放置0、7、14和24小时后测定主峰面积RSD为0.5%;加入不同体积H2O2氧化,方法耐用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专属性、准确性及耐用性,具有更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更好的可普及性,可用于抗体偶联药物中 TCEP残留量的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围绕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维D钙咀嚼片联合依替膦酸二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能。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4月,将12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依替膦酸二钠药物治疗,研究组维D钙咀嚼片联合依替膦酸二钠药物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BAP指标、N-MID指标、β-CTX指标、IL-6指标、VEGF指标、TNF-α指标和TGF-β1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BAP指标、N-MID指标,以及β-CTX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AP指标、N-MID指标,以及β-CTX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IL-6指标、VEGF指标、TNF-α指标,以及TGF-β1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6指标、VEGF指标、TNF-α指标,以及TGF-β1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维D钙咀嚼片联合依替膦酸二钠药物治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理地区白、汉族人群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确诊的白、汉族T2DM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T2DM组),同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健康体检的白、汉族人群100例为对照组(NC组)。特定基因单的变异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对易感基因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用于易感基因位点的扩增,易感基因的全序列采用测序的方法进行。结果白族组与汉族组rs2530223基因型、rs11741808基因型、rs2547547基因型和rs1741981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4个位点基因型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0.19、0.39、-2.12、-2.04、0.16、1.47、< 0.01、-0.16、-3.17、-2.93、0.69、-2.58、-2.33,均P < 0.05);不同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白族NC组与T2DM组、汉族NC组与T2DM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多态性不是T2DM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HDAC基因多态性与T2DM、肥胖及血脂紊乱等的关系在白族与汉族人群中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