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微穿刺造瘘低压灌注方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未行膀胱微穿刺造瘘的TURP治疗重度BPH52例为A组,行膀胱微穿刺造瘘的TURP治疗重度BPH58例为B组,通过比较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术中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静脉血清钠下降值,评价两种方法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并比较术后出血,尿道狭窄,拔管后排尿困难等术后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冲洗液吸收量,术中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静脉血清钠下降值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Qmax、RU、IPSS、QO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TURP术中行膀胱微穿刺造瘘出血少,冲洗液吸收量少,血压和心率变化小,血清钠浓度降低不明显,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适用于重度BPH的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膀胱镜直视下膀胱穿刺造瘘微创取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53例,对其进行膀胱镜直视下膀胱穿刺造瘘微创取石术,分析治疗结果。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未出现结石残留,并且术后患者无明显的并发症出现。结论膀胱镜直视下膀胱穿刺造瘘微创取石治疗膀胱结石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将83例膀胱结石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碎石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膀胱结石一种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评估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120例膀胱造瘘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588例和对照组532例,对照组采用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实验组采用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对2组穿刺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和漏尿例数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所需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间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漏尿例数做构成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优于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痿,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安全方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行膀胱造瘘术治疗的高危急性尿潴留患者给予的护理干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高危急性尿潴留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护理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有效护理干预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手术效果及远期随访对比。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167例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BPH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组88例为剜除术组,膀胱穿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组79例为联合组;对比联合组与剜除组的手术效果、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分期、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65.21±3.80)ml、(88.13±3.52)min,均优于剜除组(81.21±9.76)ml、(103.33±8.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IPSS、QOL、Qmax、短期尿失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长期尿失禁、尿道狭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联合术中膀胱穿刺造瘘可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膀胱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膀胱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保留时间、排尿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P<0.05)。结论:采用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用于膀胱结石患者中效果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造瘘对幼鼠膀胱功能的影响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80只SD雌性幼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膀胱造瘘组、假手术组(这2组包括术后第1、3、5天组),对照组(包括术后第1、3、5天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每组8只大鼠。膀胱造瘘组行膀胱造瘘,假手术组不放置造瘘管,药物干预组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造瘘组幼鼠术后第1、3、5天亚组分别行清醒膀胱测压,收集排尿间隔(VI)、排尿量(VV)、残余尿量(PVR)、膀胱容量(BC)、最大膀胱压(Pves.max)、膀胱充盈末期压(Pves.thr)、膀胱顺应性(△C)。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幼鼠自由排尿,收集VV、PVR、BC。尿动力学检测后取膀胱进行HE染色和炎症评分(HIS)。药物干预组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干预,观察VI、VV、PVR,BC、Pves.max、Pves.thr变化情况。结果膀胱造瘘术后,随时间延长,VV、VI、BC、△C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VV[(1.408±0.033) mL]、BC [(1.411±0.032) mL]比较,造瘘组术后第1、3天的VV[(0.288±0.059) mL、(0.598±0.154) mL]和BC[(0.292±0.059) mL、(0.601±0.154) mL]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造瘘组术后第5天的VV、PV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HE染色显示,造瘘组术后第1、3天和假手术组术后第1天HIS均>4分,造瘘组术后第5天和假手术组术后第3、5天HIS均<2分。造瘘组和假手术组术后第1、3、5天的HIS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幼鼠BC与HIS呈负相关(r=-0.880,P<0.001)。应用山莨菪碱0.2 mg/kg后,造瘘术后第3天幼鼠的VI、VV、BC较用药前显著增加[(643.500±65.889) s,(1.073±0.110) mL,(1.076±0.110) mL比(367.938±77.697) s,(0.612±0.129) mL,(0.617±0.129) mL,均 P<0.05],而PVR、Pves.max、Pves.thr较用药前无显著变化。结论幼鼠膀胱造瘘术后近期尿动力学的异常变化与损伤性急性膀胱炎症有关,术后第5天随着膀胱急性炎症的消退膀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山莨菪碱在0.2 mg/kg剂量可有效缓解膀胱造瘘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造瘘在治疗小儿膀胱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使用经皮造瘘治疗的35例膀胱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岁,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微通道手术组17例,标准通道手术组18例。结果35例患儿均一期清除结石,无一例改开放手术。微通道手术组结石清除时间15~52min,平均30min,术后发生膀胱刺激征4例(23.5%),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d。标准通道手术组结石清除时间5~30min,平均18min,术后无一例发生膀胱刺激征,术后住院时间2~4d,平均2.5d。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水外渗、大出血、膀胱穿孔、泌尿系感染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无尿道狭窄发生,无结石复发,患儿均排尿通畅。结论标准通道经皮造瘘较微通道经皮造瘘治疗小儿膀胱结石,未明显增加机体损伤,具有安全可行,取石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