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切开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51例行外科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22~78(61.7±13.1)岁。51例患者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术,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程度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例患者术中呼吸道大出血死亡。其余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21(139,303)min,体外循环时间81(44,118)min;术后24 h心率、呼吸频率较术前下降,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随访7~41个月,平均19个月,期间无患者死亡、肺栓塞复发或严重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34例有完整心脏彩超资料的患者术后1、6个月的肺动脉收缩压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肺动脉切开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死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肺栓塞 急性病 栓子清除术 静脉血栓形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开展,在动脉切开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干预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共计80例,基于随机数字法完成分组,对照组患者与干预组患者均为40例,评价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动脉切开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干预效果,促进手术干预效果提升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P<0.05);通过对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状态进行评价,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患者,对于本院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占比更高(P<0.05);通过评价术后各时段的生理疼痛体感评分,进一步证实落实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生理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表现(P<0.05)。讨论:医学调研结果充分证实,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采用动脉切开术医疗干预阶段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优化手术干预效率促进手术质量有效提升,且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生理状态表现。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动脉切开取栓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急性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栓塞行机械再通患者1例,并复习有关双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治疗的文献,探讨双侧颈内动脉栓塞患者是否以及如何快速开通双侧前循环闭塞血管与闭塞血管开通顺序问题,以期指导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决策。

  • 标签: 血栓栓塞 颈内动脉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机械和静脉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入研究组(机械治疗)和参照组(静脉溶治疗),对比临床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机械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高于静脉溶治疗,前者可促进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恢复灌注-球囊扩张-机械-支架成形(RETS)技术在急性颈动脉串联病变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标准评价患者90 d随访时预后情况,并对不同开通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术后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血流分级≥2b级)率、围手术期并发症、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率等。结果共纳入88例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其中采用RETS技术治疗者48例,采用顺向开通40例。与顺向开通组[(98.88±26.09)min]相比,采用RETS技术组穿刺至再通时间更短[(72.06±17.29)min,t=-5.56,P<0.001],远端一次再通率更高[35/48(73.0%)比21/40(52.5%),χ²=3.93,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患者临床预后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ETS技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远端一次再通率,用以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安全可行。

  • 标签: 脑缺血 颈内动脉 支架 动脉导管 气囊扩张术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动脉损伤是下肢动脉损伤的常见类型,其损伤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常合并多种并发症,诊疗难度大,有一定的误诊率及截肢率。本文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总结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股动脉 创伤和损伤 诊断 外科 腔内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治疗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六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为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且行血管内机械治疗。根据闭塞位置将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为Ia、Ib、L及T型4型。通过治疗90 d后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58例中预后良好组患者58例,预后不良组患者100例。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明显偏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偏低,房颤比例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动脉闭塞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Ia型患者比例最高,T型最低,分别为75.9%和3.4%。2组患者Wills环变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0.342,95%CI:0.127~0.919,P=0.033;OR=0.066,95%CI:0.005~0.803,P=0.033)。结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

  • 标签: 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Willis环 机械取栓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急诊脑动脉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72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分组应用抽签法形式,2组均36例,常规急诊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院前急救与急诊脑动脉术联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NIHSS分值、血管再通情况加以比较。结果:(1)治疗前NIHSS分值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24h、3d后NIHSS分值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较之于对照组(75.0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观察组(94.44%)的患者血管再通率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脑动脉内取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后机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44~69(56.51±6.27)岁;观察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42~68(55.01±6.11)岁。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静脉溶后机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Adropin蛋白(Adropin)、载脂蛋白A1(ApoA1)、氧磷酶1(PON-1)水平。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2%(61/66),高于对照组的80.30%(5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P=0.043)。治疗1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8.74±2.13)分、mRS为(2.01±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69±3.24)分、(2.63±0.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71、16.808,均P<0.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B为(0.21±0.04)μg/L、NSE为(7.24±1.3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0.29±0.03)μg/L、(9.65±2.11)μg/L,血清BDNF为(4.11±0.43)μg/L、NTF为(5.78±0.66)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3.42±0.39)μg/L、(4.39±0.61)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4、7.766、9.656、12.565,均P<0.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为(4.87±0.82)mg/L、IL-6为(9.14±2.03)pg/ml、TNF-α为(2.74±0.68)μg/L、IL-17为(12.74±3.2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64±0.91)mg/L、(16.57±3.38)pg/ml、(3.55±0.72)μg/L、(20.85±3.86)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71、15.310、6.645、12.462,均P<0.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dropin为(3.87±0.41)μg/ml、ApoA1为(1.78±0.27)g/L、PON-1为(219.74±28.4)U/L,均高于对照组的(3.22±0.39)μg/ml、(1.49±0.24)g/L、(177.46±21.57)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32、6.522、9.625,均P<0.001)。结论rt-PA静脉溶后联合机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适用,已成为冠心病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且介入治疗还具有微创、疗效好等优势。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经皮动脉穿刺术伤口护理方法,以促进护理效果提升。

  • 标签: 经皮股动脉穿刺术 伤口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经桡动脉径路与动脉径路行选择性脑动脉联合造影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我院2020年5月-2022年2月期间50例造影患者,桡动脉(25例)、动脉(25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穿刺及造影结果,检查满意度。结果:桡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桡动脉造影成功率、穿刺成功、手术时间高于动脉;桡动脉检查满意度高对照组P

  • 标签: 经桡动脉径路 股动脉径路 脑动脉联合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LEASO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动脉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踝肱指数、间跛距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0%,46/51)高于对照组(70.59%,36/51),P<0.05。治疗前,组间踝肱指数、间跛距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踝肱指数、间跛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ASO应用动脉成形术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更好地改善踝肱指数、间跛距离。

  • 标签: 闭塞性动脉硬化 股深动脉成形术 疗效 踝肱指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于2020年至2021年间接受经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病患随机分成常规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进行对比试验。前者仅对病患采取基本的护理方法,后者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护理。然后对照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评分、病患对护理的满意水平。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经过全面护理的实验组病患各方面水平皆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经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时,全面护理能改善生活状态,提升临床的疗效,促进病患的康复,在临床医学中可以广泛运用和推行。

  • 标签: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 术后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后行DSA术治疗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中收入的58名脑梗死接受溶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一般资料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随机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9,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选择早期康复护理进行配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溶栓治疗 脑梗塞 护理方案 改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急诊溶联合机械术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时效性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促进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实施急诊溶联合机械术治疗的缺血性患者80例,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失效性分析护理,比较项目为。结果:在持续护理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肌力低于对照组,ADL、Fugl-Meyer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溶联合机械术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时效性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指标,提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时效性分析护理 急诊溶栓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胆道结石患者使用双镜联合胆管切开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双镜联合胆管切开石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86%,常规组有效率为78.13%;研究组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结石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双镜联合胆管切开石术治疗方式,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的影响,值得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胆道结石 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