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及纠正机体代谢紊乱等对症治疗措施,其中肠内营养组患者加用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患者则加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28d内死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治疗前后机体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等。结果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患者28d内死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脱机成功率均显著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机体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有效降低死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提高脱机成功几率,改善机体营养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是严重的急腹症,需要及时诊断及早手术。文献报道彩超检查肠系膜上静脉(SMV)与肠系膜上动脉(SMA),依据它们的位置变化及有无“漩涡征”可以确诊。为了证实彩超检查对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患儿诊断价值而进行了病例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6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病例的图文资料,确定SMV与SMA的关系,部分病例同时作了消化道造影。前瞻性研究自2014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6例疑有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均发现肠系膜根部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上动脉顺时针旋转形成的“漩涡征”,旋转度数为270°~720°,诊断符合率为100%。36例患儿均出现典型或非典型漩涡征血彩,1例合并腹腔囊性肿块,3例伴有肠壁增厚、肠间积液。前瞻性术前彩超检查组6例SMV与SMA关系异常,其中5例有“漩涡征”。结论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超声图像特异性强,诊断符合率高,不仅能提供诊断的直接依据,还能排除其他导致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原因,应作为MVIM术前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SMV与SMA的位置关系及有无漩涡征判断是否存在肠扭转,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营养方式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肠内营养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61.5±12.8小时,住院时间为11.6±2.7天,营养费用为1234.6±146.8元,肠外营养组术肛门排气时间为79.4±18.5小时,住院时间为13.8±3.9天,营养费用为2058.4±157.9元,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费用明细较肠外营养组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费用明显较肠外营养组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具有简便,经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应用对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9月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二组EN组(?33例)?和TPN组(?33例)?,术后24小时开始营养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血红蛋白及体重、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二组患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营养费用。结果EN组TFN?及PA?明显高于TPN组(P<?0.05)?,?EN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及费用亦明显降低(P<?0.01)?。TPN组术后7天?CRP显著高于EN组(P<?0.05)?。结论胃肠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方式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具有与传统的全肠外营养支持相似的效应,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刺激胃肠道激素分泌的作用,同时降低患者的费用,值得学习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早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EPN,B组采用PN营养支持。于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水平(CRP),并观察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ALB、PA、CRP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第8天ALB、PA有所增长,分别由(35.47±3.95)g/L、(263.32±24.54)g/L增至(38.10±3.47)g/L、(276.19±22.27)g/L,B组术后第8天ALB、PA无明显增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天CRP均明显降低,A组由(17.5±4.6)mg/L降至(3.1±2.0)mg/L,B组由(16.9±4.9)mg/L降至(4.7±2.2)mg/L,A组降低幅度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B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7.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10%,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术后应用EPN营养支持相对PN可保证患者营养供给、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早期胃癌术后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病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PN,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于对照组,死亡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重要脏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降低院内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符合生理,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其除痹散和针灸联合对其眼外肌麻痹进行治疗所取得的相关效果进行总结。方法为此我院特选取来我院门诊进行相关就诊70例属于眼外肌麻痹的相关患者,为此我院特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在此次研究当中对观察组我们将施以口服除痹散并加以针灸对其进行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则对其进行口服维生素B1、B12外还要对其加以针灸方面的治疗。结果其观察组所取得的治愈率高达100%,对其每天治疗的天数均为17天。而对照组所取得的治愈率达到93.4%,其平均所需要的治疗天数为39天。两组所取得的相关数据的比较差异十分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除痹散和针灸对其进行联合治疗其患者所出现的眼外肌麻痹症状时,其所取得的疗效十分的确切,其治疗的周期也是十分的短,其治愈的成功率也是相应高,其所取得的不良反应也是十分甚微,此种方式是目前在临床当中治疗眼外肌麻痹病症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常规给予肠内营养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7天,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血浆DAO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D-乳酸水平治疗组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治疗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总数明显增加(P<0.05),肠道菌群接近正常比例,对照组仍存在一定程度菌群紊乱。结论微生态肠内营养具有减轻SAP肠屏障功能损害,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保护肠屏障功能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