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实蝇与体内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是这些内共生微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广泛存在于实蝇肠道和生殖系统中.研究证明,共生肠杆菌科细菌在参与实蝇的碳氮循环、营养代谢、生殖免疫及生物防治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鉴定出部分实蝇内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类群,发现许多优势的益生肠杆菌种和代谢产物,它们能增强实蝇的健康,提高昆虫不育技术的应用高效性.本文对实蝇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分布和作用,以及它们在不育昆虫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宿主与共生菌群落间的互作关系,而且对人类开发新型实蝇防治饵剂以及将此类共生益生菌应用于实蝇不育技术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600株。应用PCR法对其耐药基因IMP、NDM、KPC、VIM、OXA的耐药性检测,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检出率0.44%,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为25.6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7,对其他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均呈现出较高耐药性。16株细菌中KPC阳性8株,占50%,IMP阳性8株,占50%,VIM阳性4株,约占25%,OXA阳性1株,约占6.25%。结论产碳青霉烯酶在细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PC、IMP是主要的基因型,因此,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对CRE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实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采用E试验进行复核,统计CRE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结果2016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730株,其中CRE38株占2.20%,包括阴沟肠杆菌(ECL)9株占0.52%,大肠埃希菌(ECO)5株占0.30%,肺炎克雷伯菌(KPN)24株占1.39%。神经内科和ICU各8株均占21.05%,泌尿外科7株占18.42%,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及呼吸内科各4株均占11.43%,肾内科2株占5.26%和内分泌科1株占2.86%。药敏结果显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7.9%,其次为阿米卡星57.9%,再为左氧氟沙星76.2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5%、97.3%和94.8%。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0%、80%,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3.4%、95.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77.8%、1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ICU、脑科综合区和泌尿外科较为集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0名,医护人员将11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模式后的治疗有效率及胃肠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36%)、胃肠道症状评分(79.53±2.46)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27%)、胃肠道症状评分(60.42±2.33),本次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排便次数异常、腹部不适、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对患者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标本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CRE共900株,对其病原菌构成及标本来源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对主要CRE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主要CR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900株CRE中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分别占比41.4%、13.8%、12.1%,且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比33.9%;而在科室分布中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2株最高,占比36.9%,其次分布在神经内科的18.9%、泌尿外科的11.0%。本研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占比前三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主要CRE均对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耐药,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1.8~19.4%),敏感性较好。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常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临床中加强耐药检测频次,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一株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检测该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及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改良Hodge实验和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初筛,并用4对金属酶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进行AmpC酶的检测。结果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碳青霉烯和三代头孢耐药,并不被传统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但对单环类的氨曲南敏感。改良Hodge试验和组合纸片法金属酶的初筛试验均为阳性,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Vim-2及Vim-5型金属酶基因。AmpC酶检测结果表明受试菌产诱导型AmpC酶。结论产Vim-2和Vim-5型金属酶是此株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重要原因,产诱导型AmpC酶可能参与其多重耐药机制,同时提示碳青霉烯类耐药性有向肠杆菌科扩散的趋势。
简介:目的评价MicroScanWalkAway96Plus(MSW)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鉴定与预警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同时用PCR法和MSW系统检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验室保存的8l株CRE。以纸片扩散法和PCR法为金标准,比较该分析仪器对CRE菌株鉴定及预测是否产碳青霉烯酶的可靠性。结果MSW判定CRE的符合率为69.1%(56/81).PCR检测有48株细菌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仪器法检测这些菌株时,高级专家系统(AES)预测产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42.4%,阳性预测值为70.3%,阴性预测值为82.4%,准确度为72.8%。结论MSW系统对CRE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儿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0例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以双色球随机抽签法划分组别,观察组300例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300例患儿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疗效确切,具有见效快,用药安全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肠杆菌科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分离出的25株肠杆菌科菌株,采用改良后的Hodge实验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鉴定,分析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肠杆菌科菌株对多粘菌素敏感,真敏感率为100.00%;对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嚷唑敏感率依次为76.40%和68.20%;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均为100.00%;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87.40%;经Hodge检测阳性率为84.00%。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菌株在临床上均表现为多重且高度耐药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单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进行治疗,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奥美拉唑肠溶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应用对于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急性胃肠炎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5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并且平均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患者。单一组患者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对联合组以及单一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单一组患者,P<0.05。结论为急性胃肠炎患者联合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可以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由我院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108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急性肠胃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68.5%(P<0.05);用药前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肠胃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改善胃肠道和消化系统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识别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接触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分析其危害程度,筛选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系统工程分析法、文献复用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分析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清理、转运、接收工作场所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危害状况,按照岗位从可能来源,接触的时间、方式和频率,主要危害特性共5个方面描述作业人员的接触特点,确定关键控制因素,筛选关键控制点。结果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接触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常见,在垃圾人工收集、垃圾压缩、吊装操作以及垃圾卸料时均可存在。清运及接收作业全年不间断,工作日内间断与连续作业并存,短时间接触与长时间接触并存。保洁工和转运工直接接触肠杆菌科细菌机会多,作业时间较固定,接触时间相对较短。地磅和卸料指挥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间接接触为主,接触时间长,连续作业居多。将清运作业自动化、密闭、吸附、生物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消毒效果监测列为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防控对策。结论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均可接触埃希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菌属,需要加强生物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和消毒,并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0.1g,每天口服3次,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的同时并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2粒,每天口服3次,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症状疗效根据症状积分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9%,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腹胀,1例恶心头晕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4%;对照组有1例腹胀,2例恶心头晕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统计学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的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产碳青霉稀酶肠杆菌(CRE)检出率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5年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的产碳青霉稀酶的肠杆菌种类、数量进行统计,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度共检出CRE菌株128株;其中2013年度共收集标本25112例,阳性株数9216株,CRE检出21株,在阳性菌株检出率为2.28‰;2014年度收集标本28491例,阳性菌株9908株,CRE45株,在阳性菌株检出率为4.54‰;2015年度收集标本31243例,阳性菌株11221株,CRE62株,在阳性菌株检出率为5.52‰;检出的128株CRE菌株中,痰标本中检出23株,占18%,血液标本中检出44株,占34%,尿液标本中检出18株,占14%,引流液标本中检出26株,占20%,其它标本检出率13%;年度检出率中2013年度检出21株,占16%;2014年度检出45株,占35%;2015年度检出62株,占48%。药敏试验显示CRE菌株对目前常用碳青霉稀类的亚胺培南耐药率100%,美罗培南耐药率97.6%,厄他培南耐药率98.4%,耐药情况极为严重。结论目前,CRE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对产KPC酶的肠杆菌的检测与分析,掌握其耐药趋势,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和临床抗感染治疗极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肠溶片以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同时应用于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本院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前者单纯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另取奥美拉唑肠溶片实施联合治疗,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接受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后,取得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高。
简介:目的:分析MicroflexTMMALDI-TOF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选择500株肠杆菌科质控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作为检测标本,分别进行MicroflexTMMALDI-TOFMS与Vitek2Compact菌株鉴定,对两组方案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MicroflexTMMALDI-TOFMS对细菌种、属的鉴定率分别为97.00%(485/500)与3.00%(15/500),Vitek2Compact对细胞种、群、属的鉴定率分别为83.20%(416/500)、14.20%(71/500)、2.60%(13/500),比较两组方式的鉴定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肠杆菌科细胞采取MicroflexTMMALDI-TOFMS鉴定方式的符合率明显高于Vitek2Compact鉴定方式,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等优势,建议在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氟沙星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优良率、症状缓解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6.67%)优于对照组( 78.33%),不良反应发生率( 5.00)小于对照组( 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细菌性痢疾治疗中给予氧氟沙星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