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全髋置换术具有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半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术式。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身体条件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对关节置换方式的选择是临床需慎重考虑的方面。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75例,全髋置换组38例,平均年龄(68.4±5.3)岁:半髋置换组37例,平均年龄(72.5±6.2)岁,对两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和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分级,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时间,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结论:75例患者均获8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关节置换后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及髋关节行走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髋置换组平均置换时间长于半髋置换组,置换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半髋置换组(P〈0.05)。提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操作时间短,置换中出血少,且置换后疗效与全髋置换相当。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及假体置换的方法.方法在48例不同原因导致的髋臼缺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颗粒性或结构性植骨技术重建髋臼及骨水泥或非骨水泥髋臼杯置换.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8个月.X线显示髋臼植骨处均获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移位、松动现象.先髋术前Harris评分33.0~51.0,术后67.0~87.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7.0~53.0,术后72.0~91.0,全髋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8.0~49.0,术后69.0~88.0,扁平髋术前Harris评分43.0~61.0,术后77.0~89.0.结论在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颗粒压配植骨具有髋臼覆盖性良好、植骨愈合快、临床应用可靠等优点.当髋臼覆盖小于70%时,应用结构性植骨,并尽量选用自体骨材,髋臼假体则以非骨水泥型假体为首选.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全髋置换术下肢不等长预防方法,得出结论利用前后测量在髂嵴上和股骨转子下垂直打入的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和利用股骨柄模子颈的长短与头长短的不同组合派生出许多不同尺寸来调整长度来防止下肢不等长的方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以我院对全髋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为例,研究患者康复情况和产生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全髋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8例患者对比观察,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的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数据,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86%,而对照组仅为78.57%。结论对骨科全髋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患者的锻炼和康复有巨大帮助,能够保证术后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于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半髋置换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并无较大差异,治疗效果也基本相同(P>0.05);但是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针对寿命预期较短且经济实力允许的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以长远眼光来看,内固定治疗方法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