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吞咽困难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治疗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共52例,遵循手术方法差异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均为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对比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80.77%,观察组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别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05 至 2020.02 时期内收治的吞咽困难患者共 55 例,划分为 A 组( 22 例)和 B 组( 23 例)。 A 组为常规手术救治, B 组为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救治,评估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72.73% , B 组为 95.65%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3.04% , A 组为 40.91%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吞咽困难患者,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救治模式,呈现疗效佳、安全可靠的优势,应予以重视。
简介:
简介:目的:探讨DSA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4月间应用DSA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53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影像学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术后MRI显示,12例病变完全消退,32例消退率≥50%,7例消退率25%~50%,2例消退率〈25%。并发症包括暂时性面神经麻痹、皮肤黏膜溃疡,除1例发生永久性面瘫外,其余并发症经处理均消失。无肺动脉痉挛及肺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结论:DSA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中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经桡动脉途径的70例DSA患者为A组,经股动脉途径的70例DSA患者为B组,回顾分析A组、B组患者DSA应用情况。结果A组穿刺时间小于B组,A组DSA后并发症小于B组,P<0.05;A组穿刺成功率小于B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都可用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不同途径各有优势,综合性考虑,桡动脉可作为首选穿刺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不全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SA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术后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不全肠梗阻的症状,可以有效提高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DSA导向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椎体转移瘤,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接受DSA导向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n=30),另一组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骨痛程度评分(VAS评分),在治疗后,指标值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体高度(16.45±2.38mm)高于对照组患者(15.53±2.22mm),(p<0.05)。结论:以DSA导向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针对椎体转移瘤患者,可有效抑制骨痛,改善椎体高度,促进患者康复,方案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数字造影(DSA)术后术侧肢体解除制动的最佳时机.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20例,本组患者均给予经皮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以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保持绝对卧床24h,观察组患者则在术侧肢体制动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1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0.5%,对照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33.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DSA患者于术后6h解除术侧肢体制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不适症状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经皮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数字造影;术侧肢体;解除制动;时机;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00-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发生非计划性撤除弹力绷带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二病区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检查的1 051例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非计划性撤除弹力绷带分为对照组(943例)和观察组(10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介入术后常规护理,静卧24 h撤除弹力绷带;观察组术后卧床未达到24 h即撤除绷带,原因包括术后患者强烈要求入厕排便、病情需要外出检查、皮肤过敏严重、患者依从性差、穿刺侧肢体随意活动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穿刺处渗血、淤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处渗血、淤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腰背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检查术后卧床未达到24 h撤除弹力绷带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增加患者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循证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果 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可以对并发症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卵圆孔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 纳入2021.06-2024.04年我院行DSA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疼痛评分。结果 8例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即刻缓解,2例患者明显缓解,8例患者术中球囊形态均呈理想“梨形”。术后 1 d、1 个月,8例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未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展神经麻痹、脑膜炎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 0。结论 经皮穿刺卵圆孔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