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植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原理和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3岁。骨折部位T117例,T1219例,L113例,L29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4例,B级5例,C级9例,D级13例,E级17例。按椎管阻塞积分为4度Ⅰ度7例,Ⅱ度15例,Ⅲ度18例,Ⅳ度8例。手术方法经椎弓根植及相邻的上、下椎弓根置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向前推顶,纠正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3.8%,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0.5%。随访3~36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骨折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椎弓根植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体高度的再丢失;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爆裂性骨折 骨移植 椎弓根器械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3岁,平均(32±2.5)岁。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并通过X线片、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为70-100分钟,平均80分钟,;术中出血量30-110ml,平均为60ml,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2-4分,平均3分。所有患者均得到12-18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失败,矫正体高度未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同时经椎弓体内植可以有效填充体内缺损空腔,减少术后体高度的丢失。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椎弓根螺钉 经皮 经椎弓根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植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跨四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后外侧植融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椎弓根植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影像学参数指标(体矢状面指数、体Cobb's角度、体前缘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3个月影像学参数指标(体矢状面指数、体Cobb's角度、体前缘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植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弓体内植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弓体内植的方法,其中2例同时行板开窗减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术前及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体高度、取出内固定术后体高度及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椎弓体内植,可有效填充体内的缺损,恢复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内固定取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

  • 标签: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经椎弓根 椎体内植骨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椎弓体内植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65岁以上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后路经椎弓体内植结合膨胀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椎弓根螺钉稳定性、脊柱融合率、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Cobb角、体前后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32例患者获得术后平均1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螺钉稳定性及融合良好。VAS评分、Cobb角矫正、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椎弓体内植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疼痛及减少术后后凸畸形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移植 内固定器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弓根植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将自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男30例,女20例,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均行X线和CT检查,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体高度的变化以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半年至2年的术后随访,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腰背部疼痛情况VAS评分比较,术后明显优于术前,两个阶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术后患者的体高度明显优于术前,且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术前。结论椎弓根植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好,因其可以早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于后柱,防止晚期矫正角度以及体高度的再丢失,应值得在临床治疗时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 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临床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弓根植置钉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经椎弓根植置钉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跨置钉术)与实验组(21例椎弓根植置钉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平均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围手术期指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植置钉术明显优于常规跨置钉术。

  • 标签: 常规跨伤椎置钉术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椎弓根植置钉后路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发生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发生胸腰椎骨折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跨后路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椎弓根予以植置钉的后路复位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松动及内固定断裂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2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发生胸腰椎骨折的患者予以椎弓根予以植置钉的后路复位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后路复位内固定术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胸腰椎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F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0~2011年10月采用A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椎弓根植术配合大承气汤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6例。结果在术后,随访了本组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随访时间最长为18个月,随访时间最短为10个月,都没有出现断钉棒、螺丝钉松动、脊柱不稳等问题,术后无感染,也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手术之后,对比分析6例患者手术前后X线照片,对Cobb’s角进行测量,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到术后的96%和92%,而手术前为68%和40%,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2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均有1~3级神经恢复,1例完全截瘫患者,1~2级恢复。结论AF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加椎弓根植术配合大承气汤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可达到良好复位和恢复椎管原有容积的效果。

  • 标签: 胸腰段骨折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经病椎椎弓根植骨术 大承气汤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采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前缘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前缘高度,且并发症少,并能减轻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弓根植骨术 影像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植并置钉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方法利用手术全麻,俯卧位,腹部悬空,利用体位及手法初步复位。结果骨折复位良好,无神经刺激或损伤发生。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结论Wiltse旁肌间隙入路结合并置钉,减少了手术对旁肌的损伤,保护了多裂肌神经支配,降低了术后慢性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Wiltse 胸腰椎骨折 伤椎植骨并置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治疗胸腰椎骨折中,应用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40例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中,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正中入路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植内固定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下地活动时间短,P<0.05。比较VAS评分,两组术前对比未见差异(P>0.05),术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中,复位丢失1例,复位丢失率为5.00%,对照组复位丢失率为35.00%,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选用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植内固定治疗方案疗效较好,能够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度较轻,且患者恢复相对较快,后期发生复位丢失的风险较低。因此,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植内固定临床治疗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及间隙入路 椎弓根植骨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植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对患者矢状位Cobb角和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跨后路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35例使用椎弓置钉后路复位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内固定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内固定后、术后6个月时矢状位Cobb角和体前缘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内固定后引流量以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内固定后两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锥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项指标均明显增加,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植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用时更短,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对患者脊柱生理功能改善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骨折 椎弓根植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后路手术短节段跨椎弓根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经椎弓根植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融合率高于对照组(96.3%和78.9%,χ2=6.929,P<0.05)。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3.7%和15.8%,χ2=4.103,P<0.05)。两组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分升高,F时间=47.628,P<0.05,观察组JOA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F交互=4.477,P<0.05,观察组评分整体水平高于对照组,F组间=5.638,P<0.05。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术后随时间下降,F时间=72.581,P<0.05,观察组腰椎ODI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F交互=7.421,P<0.05,观察组ODI指数整体水平低于对照组,F组间=9.276,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随时间下降,F时间=93.157,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F交互=9.473,P<0.05,观察组VAS评分整体水平低于对照组,F组间=13.272,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z=2.123,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术能够更好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性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较低。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植骨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弓根行体内植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与板间植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两种方法疗效的优劣,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12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体高度矫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椎弓根行体内植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组即试验组在改善体高度、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椎弓根行体内植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以很好的恢复高度,并且能够很好的长期维持术后的高度,避免远期体塌陷,在减少迟发性体塌陷导致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内固定 椎体内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弓根植技术运用在伴有骨质疏松的体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伴有骨质疏松的体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其中予以A组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予以B组以A组为基础加用椎弓体内植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及骨折恢复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及骨折恢复情况均明显差于B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植技术运用在伴有骨质疏松的体骨折治疗中,治疗效果明显,且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经椎弓根植骨技术 伴有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内植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体内植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总量、术前和术后1周前缘高度、术前和术后1周后凸Cob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长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内植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术后恢复效果佳。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体内植骨 后路椎弓根系统 内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椎弓体内植并植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确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经椎弓根植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5d、取内固定物前、取出内固定物4个月测量后凸Cobbs角和体高度丧失率;对比两组疗效。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后体高度丧失率、后凸Cobbs角[观察组:体高度丧失率(6.3±2.9)%、(6.5±2.2)%、(6.7±2.1)%,后凸Cobbs角(4.1±2.7)°、(4.8±3.1)°、(5.2±3.4)°;对照组:体高度丧失率(5.9±2.1)%、(6.6±2.4)%、(15.6±4.8)%,后凸Cobbs角(4.3±2.1)°、(5.2±3.8)°、(10.1±5.3)°]均较术前[观察组:体高度丧失率(51.8±5.9)%,后凸Cobbs角(26.1±6.1)°;对照组:体高度丧失率(51.4±6.7)%,后凸Cobbs角(25.9±5.9)°]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5d及取出内固定物前两组体高度丧失率、后凸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取出内固定物4个月两组体高度丧失率、后凸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5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体内植并植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佳,矫正良好。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植骨 椎弓跟椎体 植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