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糖化血红蛋白1c(HbA1c)自发现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评价降糖疗效的核心指标。尽管在临床实践中,HbA1c的弱点不断被发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尤其是标准化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为HbA1c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证,目前HbA1c已成为兼具诊断和监测功能的复合型指标。HbA1c变异度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以及HbA1c与其他血糖监测指标转换关系的建立,部分弥补了其不能体现血糖波动的不足。因此,HbA1c尽管不够完美,但是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优势尚不可替代。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1-2019.1月内收治的 9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体检人员按照病情状况,分为对照组( 45例,体检健康人群)和观察组( 45例,糖尿病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检测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检测人员均能检测出一定情况,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检测后 C肽低于对照组 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 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病情状况,具有较高检测效果,帮助患者有效进行预防治疗,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 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在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10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选择 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随机选取 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清 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进行结果的比对,运用统计学软件作以分析( P<0.05)。结果:检验发现研究组的空腹血糖水平、血清 C肽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 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可以对糖尿病做出正确判断,应该在以后临床诊断糖尿病的过程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抽取同一时间点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检测,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指标差异进行验证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且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值也均要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精确区分受检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且该指标对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合并症也有着一定的区分作用,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糖尿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42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参与本次研究,两组均接受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清C肽低于对照组,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应用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诊断准确等优势,可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可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实验室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出血转化(HT)是脑梗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并可能与临床恶化有关。评估急性前循环卒中患者卒中前慢性高血糖状态是否与HT相关。方法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42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卒中前血糖状态由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表示。入院后第二天检测HbA1c及空腹血糖(FBG)值。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出院时的预后结果。发病后第(4 ± 2)天进行CT或MRI/SWI检查确定是否有HT。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脑梗死后HT和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纳入的426例患者中,93例(21.8%)发生HT,60例(14.1%)为出血性脑梗死,33例(7.7%)为脑实质出血。在多变量分析中,HbA1c和梗死体积是HT的独立预测因子。当患者根据FBG(FBG<7.8 mmol/L或≥ 7.8 mmol/L)进行分组时,在两组仍可发现HbA1c对HT的预测作用。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HbA1c也是卒中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OR=1.482,95% CI 1.228~1.788)。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HbA1c升高与梗死后HT独立相关,这一结果即使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仍然存在,HbA1c也是卒中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这些发现对于糖尿病和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的血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与40例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分析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以及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2组血糖水平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值<0.05);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观察组,血清C肽值高于观察组(p值<0.05);观察组中,血清C肽水平与糖尿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效果确切,对糖尿病诊断和评估疗效具有参考价值,应用于糖尿病的常规诊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血清 C 肽与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 检验的临床 价值 。方法 选取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2010年至2018年参加上海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致性计划的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各实验室HbA1c检测质量的演变,为进一步提高全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0年至2018年所有参加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比对计划的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各实验室所在医院分布、检测方法分布的演变。对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比对计划中各参加实验室历年的判断标准、季度及年度通过率、偏倚、变异系数(CV)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上海市临检中心以及美国病理家协会(CAP)开展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结果进行比较。收集2019年第一季度的比对数据,计算各实验室比对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变异系数和Sigma(σ)值,并绘制Sigma结合生物医学变异参数评估模型图。结果参加实验室从上海地区9家增长至全国192家,年平均增长率为76.6%;各季度比对判断标准从允许偏差百分比为±8%提高至±6%,各参加实验室通过率从39.1%提高至近90%;各仪器方法组内的最大CV从14.3%降低至4.8%。2019年第一季度,比对结果满足6σ的实验室均近60%,95%以上的实验室满足生物学变异参数模型中的合格及以上标准。结论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使各参加实验室的HbA1c检测结果一致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 C肽联合检验应用于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 2月至 2018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1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抽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 11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 C肽进行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肽水平为 (0.75±0.4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清 C肽水平 (1.91±0.81)ng/mL,两组对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2.08±3.59)%明显低于观察组 (5.47±1.31)%,对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联合检验应用至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连续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24 h内是否出现sICH分为非sICH组和sICH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A1c与sICH及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预后(mRs>2分)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42例患者,其中sICH组26例(18.3%)患者,非sICH组116(81.7%)例患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抗栓史、高HbA1c和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率分别为38%(10/26)、19%(22/11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发病至溶栓时间、HbA1c、基线NIHSS评分与3个月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结论HbA1c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sICH和3个月不良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健康育龄妇女在妊娠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其与缺铁的关系,为临床在妊娠期中晚期更好地监测和控制血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孕前无贫血的健康孕妇共425例,按照孕期分为5组,分别为21~24周(90例)、25~28周(82例)、29~32周(77例)、33~36周(87例)、37~40周(89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BG)、HbA1c、血常规(含RBC、HGB、MCV、MCH)、血清铁离子(Fe3+)和铁蛋白。用非配对t检验来评估各均值的差异;用单一的线性变量回归分析评估HbA1c与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孕周孕妇之间FBG、RBC及H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孕期增加,HbA1c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血清Fe3+及铁蛋白随孕周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1c与RBC相关性不大(P>0.05),而与MCV、MCH、血清Fe3+及铁蛋白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HbA1c的升高与缺铁有关,此时HbA1c水平不能准确反映体内血糖水平,临床应予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患有妊娠糖尿病( GDM)的孕妇应用糖化血红蛋白( HbAlc)随机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产科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 收治的45例 GDM产妇作为研究组,再选择 45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孕妇均进行空腹血糖( FBG)、 HbAlc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GCT),并对比两组孕妇测试水平及阳性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孕妇诊断结果,研究组孕妇 FBG、 HbAlc及 G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孕妇各项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孕妇采用 HbAlc随机检验,其确诊率与 FBG、 GCT诊断结果差异相似,能够有效的将健康孕妇和患有 CDM的孕妇进行区分。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将本院于 2018年 5月 -2019年 4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发病时间≤ 3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进行疾病诊断的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 <6%) 52例、轻度升高组( 6.0%~8.0%) 28例、重度升高组(≥ 8.0%) 20例;针对三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及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三组患者之间的并发糖尿病、颈部斑块及狭窄、进展性卒中以及后循环梗死等指标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以上指标均与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呈正相关( 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临床中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而重度升高组(≥ 8.0%)则以并发糖尿病、进展性卒中、颈部斑块及狭窄和后循环梗死患者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1,5-脱水葡萄糖醇(1,5-AG)、糖化白蛋白(GA)和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值用于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和经典1型糖尿病(T1ADM)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例FT1DM患者及47例HbA1c<8.7%且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新诊断T1ADM患者。测定其1,5-AG、GA、HbA1c等相关指标。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FT1DM和T1ADM患者的1,5-AG、GA及GA/HbA1c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不同血糖监测指标鉴别FT1DM和HbA1c<8.7%的T1ADM的效能。结果FT1DM患者的血清1,5-AG水平低于T1ADM,FT1DM患者的血清GA水平较T1ADM稍有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T1DM患者的GA/HbA1c水平较T1ADM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AG和GA鉴别两者的最佳切点分别为6.2 μg/ml和17.9%,其灵敏度分别为95.0%和90.0%,但特异度仅为31.9%和34.0%,曲线下面积(AUC)为0.597和0.601,两者筛查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2)。而对于GA/HbA1c比值,其最佳切点为>3.187,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76.6%,AUC为0.769,优于单用1,5-AG或GA。结论GA/HbA1c比值在早期识别FT1DM方面,优于单用1,5-AG或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