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临床特点。方法在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风险综合征患者60例,并同期选取分裂样精神患者60例,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结果分裂样精神患者BPRS评分、CAARMS评估情况与精神风险综合征患者相比,存在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裂样精神精神风险综合征存在差异,分裂样精神患者的病情更重。

  • 标签: 分裂样精神病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沟通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精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5)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的实验组(n=45),对比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精神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精神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沟通措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依从性。

  • 标签: 有效沟通 精神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偏执性精神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与探讨。方法将治疗的重心放在对者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作为辅助医疗进行。秉怀着对病人关心和安慰的态度,安抚其受伤的情绪,帮助开导其内心的不良心理,使病人感觉到关爱。坚持三个月,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坚持治疗,37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康复效果,2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达到100%。在患者出院三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跟进走访发现,42例还在坚持正常服药,并且已经具有常人的社会能力,可以自我管理和参加社会活动。剩下的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减少服药量。结论通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临床治疗,我们发现,偏执性精神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偏执性精神病 临床治疗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精神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调配精神药物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 标签: 依从性 特异性 对症治疗 副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出现,开展老年人疾病的相关研究已变得相当重要,其中老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亦呈上升趋势。本文对老年精神患者抗精神药使用情况进行了文献调研,文献显示老年精神患者抗精神的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其中非典型抗精神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同时对抗精神药的机制进行了简述。

  • 标签: 老年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性精神的社区干预效果和康复护理进行探究。方法将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某大型社区确诊为重性精神的患者38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对比分析全部患者社区干预和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康复措施落实情况、劳动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社区干预和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措施落实情况明显优于社区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患者的劳动能力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性精神患者经过社区干预后,能够更好地落实康复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社区干预对重性精神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重性精神病 社区干预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老年精神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次探究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精神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的奇偶性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劳动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23.35±2.36)、(20.68±3.25)、(22.95±1.25)、(22.95±0.69)分与对照组(19.35±2.14)、(17.51±2.19)、(17.69±2.65)、(17.98±1.26)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劳动能力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 精神病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精神患者的恢复期心理治疗的作用。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精神恢复期患者(12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60例。此次研究患者均一般治疗,研究甲组加心理治疗,总结症状评分、满意度。结果甲组的敌对评分(9.52±1.32)分、焦虑评分(9.41±1.25)分、恐惧评分(9.68±1.33)分、抑郁评分(9.71±1.42)分都小于乙组(15.36±3.65)分、(15.42±3.71)分、(15.78±3.84)分、(15.68±3.9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96.67%)大于乙组(83.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患者的恢复期,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并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病 恢复期 心理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浪精神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8例流浪精神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具体的感染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差异(P<0.05),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类型较多。结论流浪精神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类型较多,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流浪精神病 综合护理 医院感染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器质性精神使用齐拉西酮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人。实验组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予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8%。实验组出现震颤7例(20.59%),失眠5例(14.71%);对照组出现增重5例(14.71%),嗜睡6例(17.65%)。2组中均各出现兴奋1例,口干2例。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全性方面,齐拉西酮所致不良反应与奥氮平不同,在锥体外系反应上偏高,表现为震颤与失眠。故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药物,若已经存在失眠则避免使用齐拉西酮以免失眠程度加重。

  • 标签: 齐拉西酮 脑器质性精神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老年精神患者采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所有参与者均来自在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患者,患者位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年接受治疗,老年神经病患者总数为140。将140例患者借助接诊时间的先后划分两个组别,一组为观察组,一组称之为对照组。对于观察组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应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方式;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患者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接受为期8周时间的住院治疗,并且通过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随时进行仔细记录。结果评定所有患者接受一定治疗时间后的临床效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改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数据更为理想。两组患者都需入院治疗8周时间,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数据分别为62.85%和95.71%,对照组数据则为42.85%和81.43%。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内均发生了轻度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51.43%,观察组为32.86%,观察组患者数据更为理想。结论将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应用在老年精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具有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改良无抽搐电休克 老年精神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精神患者医疗花费特点及费用结构,并分析影响治疗费用的因素,为减轻社会及病患家庭经济负担,有效分配医疗资源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法研究,从云南省精神医院老年科信息数据库收集老年精神患者病历信息,并对治疗费用构成分析,对影响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论大于80周岁的老年精神患者病例数最大,老年精神患者中抑痴呆患者比例最大。对于老年精神住院患者,治疗费用占比例较大,对于非住院患者,药品费用是主要构成。经过多元素回归分析,住院天数、种、医保是影响治疗费用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精神病 治疗费用 多元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病人家庭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50例康复期精神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家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后的SDS、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其中的SDS、SAS评分降低,两组存在的差异十分显著,符合p<0.05的意义。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人予以家庭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个指标,促使其临床价值的提升。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病病人 家庭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精神患者应用抗精神药类基本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规律以及特点,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入院接受抗精神药类基本药物治疗的精神患者共计865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有精神患者中存在白细胞减少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精神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种类、药物剂量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等。结果在选取的865例精神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的精神患者一共有150例,占总数的17.34%。其中,男性85例,女性65例;联合用药出现白细胞减少有60例,要高于单一用药(30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白细胞数量位于4.0×1010~4.8×1010L-1之间的占白细胞减少总例数的58.67%,与其他白细胞数量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药类基本药物更加容易导致年龄较大的精神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同时,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更容易引起白细胞的减少。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抗精神病药类 基本药物 白细胞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短暂性精神的临床特点,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改善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该病临床特点,并给予所有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1)患者临床特点包括急性发作、病程短、前有负性事件发生、以精神性症状为主;(2)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95.9分。结论根据急性短暂性精神临床特征,有针对给予患者干预措施,可促进症状消退,帮助患者及早重返社会,提高护理评价,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临床特点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淮南市精神医院住院患者种分布,为精神卫生事业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一年间出院病历资料。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占65.8%,心境障碍患者占14.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病人占8.3%,器质性精神障碍占5.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占3.6%,其他2.4%。结论淮南市精神住院患者具有地方特色。

  • 标签: 精神障碍 病种分布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神护理中的语言沟通的运用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精神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沟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比较。结果护理前,组间SAS评分、SDS评分以及BPR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患者在护理中,加强语言沟通,不仅可减轻负性情绪,而且可改善精神状态。

  • 标签: 精神病 护理 语言沟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抗精神药物。但因为这些药物的独特性,它在临床医学中凸显了很多副作用。本文就结合我多年的从医经验,简要的分析了一些相关的病例,阐述了在服用抗精神药物过程中的副作用的具体表现以及抗精神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并结合相应的病症,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对抗精神药物副作用的护理,尽最大的努力去减轻药物副作用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副作用 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