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替硝唑注射制备工艺中活性炭用量对注射的pH值和替硝唑含量的影响。结果:活性炭用量对替硝唑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pH值无显著影响;灭菌对含量及pH值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制备工艺 活性炭 PH值 替硝唑含量
  • 简介:目的总结与奥硝唑注射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及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为临床预测常见配伍变化提供询证药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归纳、分析、总结.结果奥硝唑注射与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等β-内酰胺类药物,呋塞米、炎琥宁等强碱弱酸盐类药物,奥美拉唑等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有配伍禁忌.结论奥硝唑注射应避免与β-内酰胺类药物、碱性药物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混合使用或序贯使用.

  • 标签: 奥硝唑 配伍 变化 禁忌 分析
  • 简介:摘要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外科最敏感技术指标之一。据有关文献报道,无菌切口感染率在1%以下是高水平,在1—2%之间是可接受的。而基层医院条件设备有限,有菌切口感染率占2%左右,有菌切口感染率则高达25—30左右。为了降低术中细菌污染机会,减少切口感染率。我院外科腹部手术终了时用甲硝唑注射冲洗,并进行30例临床观察。使用甲硝唑注射后,切口感染率减少。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甲硝唑注射液 预防 切口感染
  • 简介:术中用甲硝唑注射冲洗腹壁脓性污染切口具有良好疗效本文用甲硝唑组109例与生理盐水组83例病人对比,甲硝唑组109例病人有5例切口发生感染,切口感染率甲硝唑组 

  • 标签: 冲洗腹壁 切口疗效 注射液冲洗
  • 简介:目的:预测医院制剂替硝唑葡萄糖注射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贮存参考。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法,分别于65℃、70℃、75℃、80℃恒温条件下,在不同间隔时间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结果:其稳定性与温度相关,符合Arrhenius公式。结论:该制剂在室温25℃,避光条件下贮存期为2.34Y。

  • 标签: 替硝唑 经典恒温加速法 热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与维生素B6注射联合静脉滴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本组20例,入院后遵医嘱前三天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100ml加维生素B6注射200mg静脉滴注,后三天仅单独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100ml静脉滴注,观察二者的反应。结果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加维生素B6注射联合静脉滴注后局部疼痛反应明显,单独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静脉滴注无局部反应,两种方法均无胃肠道反应。结论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与维生素B6注射联合静脉滴注局部疼痛反应明显。

  • 标签: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维生素B6注射液 不良反应 观察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后牙疼痛、松动,影响进食,自行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后逐渐缓解,但钝痛持续,逐渐出现牙齿松动,未行正规口腔专科治疗。1月前发现左下颌皮肤红肿,出现瘘道溢脓。

  • 标签: 奥硝唑 氧化钠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妇产科厌氧菌感染患者采用奥硝唑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厌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静脉滴注;试验组对患者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静脉滴注。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0%(95/100)、4.0%(4/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9.0%(79/100)、11.0%(11/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妇产科厌氧菌感染患者采用奥硝唑注射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奥硝唑注射液 厌氧菌感染 妇产科 替硝唑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硝唑与甲硝唑注射治疗妇产科厌氧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厌氧菌感染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注射治疗,为两组患者均治疗5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80.6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51.61%,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较小,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甲硝唑注射,奥硝唑注射治疗妇产科厌氧菌感染的疗效更为突出,临床治疗的治愈率相对较为高,用药安全性比较理想,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奥硝唑 甲硝唑注射液 妇产科厌氧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奥硝唑(ornidazole,ONZ)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广谱抗厌氧菌及抗原虫感染药,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组织渗透性好、体内分布广等优点。其作用机制是,使通过分子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使受体螺旋组织结构断裂,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衰亡。研究发现,奥硝唑药效持续时间长,其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4小时,高于甲硝唑的8.4小时和替硝唑的12.7小时,与替硝唑、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该品抗感染优势更为明显。在抗厌氧菌感染方面,奥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小于甲硝唑和替硝唑,疗效优于甲硝唑和替硝唑;局部用药疗效好于甲硝唑和替硝唑。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临床上用于治疗腹部感染、盆腔感染、口腔感染、外科感染、脑部感染及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厌氧菌感染等。也常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手术后厌氧菌感染及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制剂主要有奥硝唑注射5ml0.5g;奥硝唑氯化钠注射100ml奥硝唑0.25g与氯化钠0.825g;奥硝唑葡萄糖注射100ml奥硝唑0.5g与葡萄糖5g。本文综述奥硝唑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稳定性情况,供临床合理用药时参考。

  • 标签: 奥硝唑 注射剂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考察室温[(20±1)℃]下,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配伍中帕珠沙星与奥硝唑0~6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的外观及pH.结果帕珠沙星与奥硝唑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45、318nm,回归方程分别为Y帕=1.5835X帕+3.9918(r=0.9994)和Y奥=0.727X奥+0.9323(r=0.9995),帕珠沙星在15.3~153.0mg/L、奥硝唑在25.5~255.0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测得帕珠沙星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奥硝唑为0.69%;重复性试验测得帕珠沙星RSD为0.88%;奥硝唑为0.95%(n=6);稳定性试验测得帕珠沙星与奥硝唑测定峰面积RSD分别为0.69%、0.78%.结论在室温条件下,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6h内可以配伍使用.

  • 标签: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甲磺酸帕珠沙星 奥硝唑
  • 简介:为了测量替硝唑葡萄糖注射中替硝唑的标示含量,本文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的性质作用入手,并结合具体试验案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对照比较法来对含量进行测量,观察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 标签: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替硝唑 标示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目的:考察替硝唑注射与5种注射(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KCl(100mg/mL)、维生素C、西米替丁)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替硝唑注射与上述5种注射配伍后6h内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替硝唑注射与上述药物配伍0~6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替硝唑注射与上述5种注射配伍稳定。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配伍稳定性
  • 简介:目的开发一种具有抗菌和供能作用且适应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病患者的替硝唑木糖醇注射,建立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方法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鉴别、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含量,容量法测定木糖醇含量;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替硝唑的含量可于317nm波长处直接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0.63%(n=9);本品在光照、低温及高温条件下5d及10d的样品与0d比较,其外观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及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性良好.

  • 标签: 替硝唑 木糖醇 注射液 制备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