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强脉冲光治疗皮肤色素沉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皮肤色素沉着患者300例,均于2020年01月~2022年12月间在皮肤科就诊,进行强脉冲光治疗。随机分组护理:常规组(1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50例)予以综合护理。统计、比较和分析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6.00%)高于常规组(78.67%),P<0.05;在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93.33%)高于常规组(81.33%),P<0.05。结论:皮肤色素沉着患者实施强脉冲光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其临床干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面部色素痣皮肤激光美容术后创面修复、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治疗面部色素痣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修复、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创面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伤口恢复速度、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促进患者护理舒适感提升,最终其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光动力治疗联合手术用于皮肤肿瘤治疗的临床。方法:回顾分析皮肤肿瘤治疗效果,筛选样本取自于本院皮肤肿瘤患者,筛选时间段取自于2019年12月-2021年7月,共计50例,依据抓阄法,区分2组,行外科手术治疗者设定为参照组,行外科手术+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复发率、治疗费用、平均创伤面积及病变面积。结果: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比较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生活质量数据更优,复发率更低,治疗费用更少,平均创伤面积更小,病变面积更小(P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内科肿瘤患者的皮肤损伤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我们招募了100名内科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观察组接受标准放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在放疗期间,每位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定期评估,采用适当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56岁(范围:45-70岁),其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8岁(范围:47-68岁),其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中,80%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20%的患者患有良性肿瘤;对照组中,75%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25%的患者患有良性肿瘤。在放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有6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其中25%为轻度、30%为中度、10%为重度皮肤损伤。而对照组中,仅有15%的患者出现轻度皮肤损伤。观察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此外,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程度也显著重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放疗对内科肿瘤患者的皮肤损伤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护理管理在减轻皮肤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对于接受放疗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轻皮肤损伤的发生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激活因子(STING)激动剂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为检测STING激动剂环二腺苷酸(c-di-AMP)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辐射后的影响,将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分为空白对照组、10 μmol/L c-di-AMP处理组、X射线照射组、照射+c-di-AMP组。通过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c-di-AMP对A375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照射时可见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A375细胞活力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下降(t=5.11,P<0.05),细胞毒性显著增加(t=10.15,P<0.0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t=4.41,P<0.05),细胞克隆增殖能力显著降低(t=6.30、3.55、5.45、3.55,P<0.05)。c-di-AMP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88。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后细胞死亡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细胞坏死、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上调。结论采用c-di-AMP激活STING可显著增加电离辐射对皮肤黑色素瘤的放射敏感性,为皮肤黑色素瘤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处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这一时间段中,对我院静脉导管中心50名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与医用粘胶有关的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进行了调查,并对癌症患者在 PICC置管后发生MARSI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按照纳排标准,最终入选50例,其中有14例发生了医疗粘胶相关的皮肤损伤,医疗粘胶相关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8.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穿刺位置、紫杉醇的使用情况与更换频次与PICC置入处MARSI的关系密切。结论:在恶性肿瘤病人的PICC置入部位,以接触性皮炎及机械损害为主的MARSI发生率高;在使用PICC时,要注意 MARSI发生的风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头颈部肿瘤治疗过程中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选用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对所选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患者参与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进展速度低于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在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患者参与式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放慢皮肤损伤进度,对于抑制患者的皮肤损伤有一定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预防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方法研究基于整群抽样法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中选出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放射性皮肤损伤预防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反应、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反应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0,P=0.000,t=3.098,P=0.003);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Ⅱ~Ⅳ度占比为38.64%,小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1、P=0.001)。结论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存在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放射性皮肤损伤预防管理方案在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放射性皮炎反应发生率,缓解皮肤损伤程度。